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1 混凝土细观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 数字图像技术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2.3 分形理论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2.4 混凝土的宏细观力学性能 | 第19页 |
1.2.5 混凝土的宏细观参数转换 | 第19-2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骨料二维截面的特征识别与构造 | 第23-44页 |
2.1 试件截面图像的处理 | 第23-24页 |
2.2 骨料二维截面的重建方法 | 第24-33页 |
2.2.1 截面轮廓曲线矢径法 | 第24-27页 |
2.2.2 分形维数与骨料截面面积的双指标法 | 第27-32页 |
2.2.2.1 分形维数指标 | 第27-30页 |
2.2.2.2 面积指标 | 第30-32页 |
2.2.3 分形布朗运动重构法 | 第32-33页 |
2.2.3.1 Hurst指数的选取准则 | 第32-33页 |
2.2.3.2 骨料二维轮廓的生成 | 第33页 |
2.3 重构骨料二维截面的形状验证 | 第33-36页 |
2.4 重构骨料二维截面的力学验证 | 第36-42页 |
2.4.1 基于瓦拉文公式的骨料截面投放数量 | 第36-37页 |
2.4.2 骨料二维截面的投放算法 | 第37-38页 |
2.4.2.1 规则分形和非规则分形骨料的投放 | 第37-38页 |
2.4.2.2 不同类型骨料截面的投放试件 | 第38页 |
2.4.3 获取沥青砂浆的材料参数 | 第38-40页 |
2.4.3.1 沥青砂浆的粘弹性本构模型 | 第38-39页 |
2.4.3.2 Prony级数中参数的拟合 | 第39-40页 |
2.4.4 数值试件的力学特征 | 第40-42页 |
2.4.4.1 含不同类型骨料截面的数值试验 | 第40-41页 |
2.4.4.2 真实骨料截面与非规则分形骨料截面的对比 | 第41-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三维数值骨料的生成与投放算法 | 第44-56页 |
3.1 网络云计算构造法 | 第44-45页 |
3.2 基于FBM插值的随机中点位移法 | 第45-47页 |
3.3 多骨料截面构造法 | 第47-50页 |
3.4 三维数值骨料的体积和形状验证 | 第50-52页 |
3.4.1 体积指标 | 第50-51页 |
3.4.2 形状指标 | 第51-52页 |
3.5 非规则三维骨料的投放算法 | 第52-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三维细观数值试件的力学验证 | 第56-69页 |
4.1 骨料分布对动力学响应的影响 | 第56-60页 |
4.1.1 含骨料的沥青砂浆冲击试验 | 第56-57页 |
4.1.2 试验数据与数值仿真计算结果的对比 | 第57-60页 |
4.2 基于单轴压缩的混凝土细观结构响应 | 第60-65页 |
4.2.1 沥青混凝土的粘弹性材料性质 | 第60-64页 |
4.2.1.1 静力学验证 | 第60-62页 |
4.2.1.2 动力学验证 | 第62-64页 |
4.2.2 水泥混凝土的动态弹性材料性质 | 第64-65页 |
4.3 基于小梁弯拉的细观结构界面破坏 | 第65-68页 |
4.3.1 小梁细观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65-67页 |
4.3.2 材料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67页 |
4.3.3 细观结构界面破坏的验证 | 第67-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沥青混凝土的宏细观参数转换 | 第69-73页 |
5.1 沥青砂浆的动态弹性模量的识别 | 第69页 |
5.2 宏观力学响应的细观预估 | 第69-70页 |
5.3 基于细观材料参数预估宏观材料参数 | 第70-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6页 |
6.1 结论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