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的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3 基本框架 | 第15-16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分析 | 第16-26页 |
2.1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与分类 | 第16-18页 |
2.1.1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2 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 第17-18页 |
2.2 环境保护的含义与必要性 | 第18-19页 |
2.2.1 环境保护的含义 | 第18页 |
2.2.2 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2.3 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3.1 “政府失灵说”和“市场失灵说” | 第19-20页 |
2.3.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20-22页 |
2.4 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主要作用 | 第22-26页 |
2.4.1 参与制定环境政策法规 | 第22页 |
2.4.2 参与实施环境行政许可或者环境行政处罚 | 第22-23页 |
2.4.3 宣传环保知识 | 第23-24页 |
2.4.4 培养公众环保意识 | 第24-25页 |
2.4.5 监督环境违法行为 | 第25-26页 |
第3章 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 第26-36页 |
3.1 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 第26-29页 |
3.1.1 非政府组织推动、参与了环境公共政策的制定 | 第26-27页 |
3.1.2 非政府组织开展环境评价,促进环境信息公开 | 第27-28页 |
3.1.3 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灾后生态恢复重建工作 | 第28页 |
3.1.4 非政府组织积极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 第28-29页 |
3.2 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29-36页 |
3.2.1 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深度与广度不够 | 第29-30页 |
3.2.2 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教育、环保意识培养缺乏实效 | 第30-32页 |
3.2.3 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外部支持不够 | 第32-34页 |
3.2.4 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救济渠道不畅 | 第34-36页 |
第4章 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43页 |
4.1 非政府组织自身发展不够 | 第36-37页 |
4.2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 第37-38页 |
4.3 环境知识教育、环境意识培养不到位 | 第38-39页 |
4.4 社会捐助文化缺失 | 第39-40页 |
4.5 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 第40-43页 |
第5章 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典型案例 | 第43-47页 |
5.1 非政府组织参与国内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防治 | 第43-45页 |
5.2 非政府组织参与国外莱茵河流域的治理 | 第45-47页 |
第6章 促进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对策 | 第47-59页 |
6.1 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公民自觉加入环境非政府组织 | 第47-48页 |
6.2 健全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 | 第48-51页 |
6.3 拓宽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资金来源渠道 | 第51-54页 |
6.4 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独立性 | 第54-55页 |
6.5 完善非政府组织对环境违法的监督制度 | 第55-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