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境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2.1 公共危机理论 | 第20-21页 |
2.1.1 公共危机内涵 | 第20页 |
2.1.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界定 | 第20-21页 |
2.2 公共危机演化及其管理 | 第21-23页 |
2.2.1 公共危机演变发展过程 | 第21-22页 |
2.2.2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 第22-23页 |
2.3 社会群体的界定 | 第23-25页 |
2.3.1 政府 | 第24页 |
2.3.2 媒体 | 第24页 |
2.3.3 企业 | 第24页 |
2.3.4 消费者 | 第24-25页 |
2.4 演化博弈理论 | 第25-27页 |
2.4.1 博弈概念 | 第25页 |
2.4.2 演化博弈 | 第25-27页 |
第3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中社会群体演化博弈理论框架分析 | 第27-32页 |
3.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博弈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3.1.1 两方博弈 | 第27页 |
3.1.2 三方博弈 | 第27-28页 |
3.1.3 三方以上博弈 | 第28页 |
3.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理论分析框架 | 第28-30页 |
3.2.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事件中各社会群体心理冲突的形成 | 第28-29页 |
3.2.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事件中各社会群体利益冲突的形成 | 第29-30页 |
3.3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社会群体演化博弈理论模型 | 第30-32页 |
3.3.1 演化博弈参与主体 | 第31页 |
3.3.2 演化博弈理论模型 | 第31-32页 |
第4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中社会群体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以上海松江浮猪事件为例 | 第32-42页 |
4.1 上海松江浮猪事件描述 | 第32-37页 |
4.1.1 上海松江浮猪事件回顾 | 第32页 |
4.1.2 上海松江浮猪事件描述性统计 | 第32-37页 |
4.2 上海松江死猪事件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第37-39页 |
4.2.1 参与主体行为假设 | 第37-38页 |
4.2.2 参数假设 | 第38页 |
4.2.3 博弈支付矩阵 | 第38-39页 |
4.3 模型的复制者动态方程及其均衡点求解 | 第39-42页 |
4.3.1 复制动态方程 | 第39-40页 |
4.3.2 均衡解 | 第40-42页 |
第5章 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的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42-54页 |
5.1 演化博弈模型演化稳定策略的判定方法 | 第42-43页 |
5.2 模型均衡点的稳定性数值仿真分析 | 第43-52页 |
5.3 稳定性分析结论 | 第52-54页 |
第6章 社会群体演化博弈路径优化的建议与对策 | 第54-60页 |
6.1 从监管者的角度的建议 | 第54-56页 |
6.1.1 政府方面 | 第54-55页 |
6.1.2 媒体方面 | 第55-56页 |
6.1.3 政府与媒体的合作监管 | 第56页 |
6.2 从企业角度 | 第56-59页 |
6.2.1 从企业自身利益诉求的角度 | 第57页 |
6.2.2 从企业参与危机管理的角度 | 第57-59页 |
6.3 从消费者角度 | 第59-60页 |
6.3.1 从消费者自身利益诉求的角度 | 第59页 |
6.3.2 从消费者参与危机管理的角度 | 第59-6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7.1 结论 | 第60页 |
7.2 研究不足 | 第60-61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