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农村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农村老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 第13-14页 |
1.2.4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14-15页 |
1.2.5 关于国外居家养老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6 研究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 第18-21页 |
2.1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界定 | 第18页 |
2.1.1 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 | 第18页 |
2.1.2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界定 | 第18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福利三角理论 | 第18-19页 |
2.2.2 社区照顾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供需现状与问题研究 | 第21-29页 |
3.1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现状分析 | 第21-23页 |
3.1.1 相关政策供给现状 | 第21-22页 |
3.1.2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现状 | 第22-23页 |
3.2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分析 | 第23-25页 |
3.2.1 家庭养老的需求现状 | 第23-24页 |
3.2.2 专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 | 第24-25页 |
3.2.3 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现状 | 第25页 |
3.3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需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3.3.1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 第25-26页 |
3.3.2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内容与需求不匹配 | 第26-27页 |
3.3.3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显性需求不足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的成因 | 第29-35页 |
4.1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主体角色定位不清 | 第29-30页 |
4.1.1 政府偏计划型供给角色偏差 | 第29页 |
4.1.2 市场中社会组织供给理念偏颇 | 第29-30页 |
4.1.3 家庭养老主体功能弱化 | 第30页 |
4.2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缺乏 | 第30-31页 |
4.2.1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 第30-31页 |
4.2.2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 第31页 |
4.3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支持体系不健全 | 第31-33页 |
4.3.1 医疗救助体系缺乏 | 第31页 |
4.3.2 重硬件轻软件建设 | 第31-32页 |
4.3.3 需求评估机制不健全 | 第32-33页 |
4.4 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知不足 | 第33-35页 |
4.4.1 农村缺乏消费意识 | 第33页 |
4.4.2 对居家养老服务存在认识偏差 | 第33-34页 |
4.4.3 村委会对居家养老服务重视不足 | 第34-35页 |
第五章 优化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35-44页 |
5.1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角色定位 | 第35-38页 |
5.1.1 政府角色转变 | 第35-36页 |
5.1.2 社会组织角色定位 | 第36-37页 |
5.1.3 强化家庭养老角色 | 第37-38页 |
5.2 加大政府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扶持 | 第38-40页 |
5.2.1 提升对家庭照料者的帮扶补助 | 第38-39页 |
5.2.2 扩大对家庭养老的宣传引导 | 第39页 |
5.2.3 增加对社会组织的政策扶持 | 第39-40页 |
5.3 健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支持体系 | 第40-42页 |
5.3.1 医养结合强化医疗救助体系 | 第40-41页 |
5.3.2 加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软件建设 | 第41页 |
5.3.3 健全评估机制满足服务需求 | 第41-42页 |
5.4 推进全面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 第42-44页 |
5.4.1 建立保障公平的梯度化供给方式 | 第42-43页 |
5.4.2 规范农村居家养老的管理流程 | 第43页 |
5.4.3 动态调整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