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1.1.3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雷电灾害情况及防雷措施研究 | 第9-13页 |
1.2.1 国外雷电灾害及防雷措施研究情况 | 第9-10页 |
1.2.2 国内雷电灾害、分布特征及农村防雷措施研究情况 | 第10-12页 |
1.2.3 国内外雷电灾害情况及农村防雷措施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4-25页 |
2.1 雷击的概念、产生形式及危害 | 第14-18页 |
2.1.1 雷击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雷击产生的形式及雷击侵入的途径 | 第14-15页 |
2.1.3 雷击的选择性 | 第15-16页 |
2.1.4 雷击的危害 | 第16-18页 |
2.2 雷击的防护措施 | 第18-22页 |
2.2.1 雷击防护区划分 | 第18-19页 |
2.2.2 雷击防护方法 | 第19-22页 |
2.3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 第22-25页 |
2.3.1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概述 | 第22页 |
2.3.2 雷电灾害风险分析基本原理 | 第22页 |
2.3.3 雷电灾害的风险分析 | 第22-23页 |
2.3.4 防雷减灾对策分析 | 第23页 |
2.3.5 雷电灾害风险分析基本原理 | 第23-25页 |
第3章 湖南省农村雷电特征与事故统计分析 | 第25-34页 |
3.1 湖南省地理气候特征 | 第25页 |
3.2 雷电分布特征 | 第25-29页 |
3.2.1 雷电空间分布特征 | 第25页 |
3.2.2 闪电与雷暴对比特征 | 第25-28页 |
3.2.3 雷暴日数的年际分布特征 | 第28页 |
3.2.4 雷灾月际变化特征 | 第28-29页 |
3.2.5 雷暴时数的日分布特征 | 第29页 |
3.3 湖南省雷电灾害事故统计分析 | 第29-34页 |
第4章 湖南省农村防雷工作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4-37页 |
4.1 农村防雷工作进展情况 | 第34页 |
4.2 农村防雷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4.2.1 农民防雷意识淡薄,缺乏科学防护知识 | 第34-35页 |
4.2.2 防雷减灾管理薄弱,缺乏及时、高效的联动机制 | 第35-36页 |
4.2.3 农村民居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科学防雷措施 | 第36页 |
4.2.4 农村民居及公共建筑物等选址受到影响,缺乏科学依据 | 第36-37页 |
第5章 国外农村防雷的经验及启示 | 第37-40页 |
5.1 国外农村防雷的经验 | 第37-38页 |
5.2 国外农村防雷对我国雷电防御的启示 | 第38-40页 |
第6章 湖南省农村防雷措施及对策建议 | 第40-46页 |
6.1 宏观层面的措施 | 第40-42页 |
6.1.1 加强防雷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农民防雷意识 | 第40-41页 |
6.1.2 制定防雷减灾规划 | 第41页 |
6.1.3 政府出资,多开展一些农村示范性防雷工程及惠民基础设施 | 第41-42页 |
6.1.4 尽快推动《农村民居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的普及和应用 | 第42页 |
6.1.5 加强雷电灾害监测和预警 | 第42页 |
6.1.6 加快农村防雷减灾管理队伍的建设 | 第42页 |
6.2 微观层面的措施 | 第42-46页 |
6.2.1 加强农村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 第42-43页 |
6.2.2 科学防护措施 | 第43-4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