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城镇化进程中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3 研究述评第15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6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 可能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16-17页
        1.5.1 可能创新点第16页
        1.5.2 不足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7-25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7-18页
        2.1.1 城镇化第17页
        2.1.2 农村剩余劳动力第17页
        2.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17-18页
    2.2 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第18-19页
        2.2.1 城镇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第18页
        2.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作用第18-19页
    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第19-21页
        2.3.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第19-20页
        2.3.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促进提升农民素质的必然要求第20页
        2.3.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入的重要途径第20-21页
        2.3.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第21页
    2.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理论第21-25页
        2.4.1 城镇化发展的增长极理论第21页
        2.4.2 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第21-22页
        2.4.3 博格的人口迁移推拉理论第22-23页
        2.4.4 费景汉-拉尼斯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理论第23页
        2.4.5 “城乡预期收入差异”理论第23-25页
第3章 湖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第25-36页
    3.1 湖南省城镇化进程及农村劳动力情况第25-29页
        3.1.1 湖南省城镇化进程情况第25-27页
        3.1.2 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情况第27-29页
    3.2 湖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第29-32页
        3.2.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第29页
        3.2.2 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年龄及性别结构第29-30页
        3.2.3 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结构第30-31页
        3.2.4 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域分布第31页
        3.2.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方向第31-32页
    3.3 湖南省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第32-36页
        3.3.1 各地区不同城镇化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第33页
        3.3.2 城镇登记失业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第33-34页
        3.3.3 第二产业比重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第34-36页
第4章 湖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第36-43页
    4.1 指标的选取第36-38页
        4.1.1 农村剩余劳动力本身的影响因素指标第36-37页
        4.1.2 城镇化影响因素指标第37-38页
    4.2 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统计第38-42页
        4.2.1 数据整理第38页
        4.2.2 相关性分析第38-41页
        4.2.3 线性回归分析第41-42页
    4.3 结果分析第42-43页
第5章 促进湖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建议第43-49页
    5.1 调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第43-44页
        5.1.1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第43页
        5.1.2 以外出务工回乡者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第43-44页
        5.1.3 努力扩大劳务输出第44页
    5.2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来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44-46页
        5.2.1 优化城乡差距的制度环境第44-45页
        5.2.2 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第45页
        5.2.3 加快工业化进程来推动城镇经济发展第45-46页
        5.2.4 吸引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第46页
    5.3 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整体水平第46-47页
        5.3.1 不断转变教育观念第46页
        5.3.2 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第46-47页
        5.3.3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第47页
        5.3.4 进一步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第47页
    5.4 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第47-49页
        5.4.1 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第47页
        5.4.2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与适度机械化生产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作者简历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田县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湖南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