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古文观止》与《国文百八课》选文比较及其当代启示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绪论第9-15页
    第一节 《古文观止》与《国文百八课》研究现状第9-13页
        一、《古文观止》与《国文百八课》的国外传播情况第10页
        二、《古文观止》与《国文百八课》在国内的研究情况第10-13页
    第二节 本选题的意义及研究思路第13-15页
第一章 《古文观止》和《国文百八课》选文差异第15-25页
    第一节 两“文”的“同质异构”第15-17页
    第二节 “探本求源”与“创新立名”的消长第17-19页
    第三节 体性“正”与“俗”的势殊第19-21页
    第四节 “儒经政治”与“史时政见”的表里异质第21-25页
第二章 《古文观止》与《国文百八课》选文差异原因第25-43页
    第一节 选编者的价值取向第25-30页
        一、编者的视界第25页
        二、《古文观止》的编选理念第25-27页
        三、《国文百八课》的选编理念第27-30页
    第二节 经史易位的学术环境第30-35页
        一、经学“祛魅”的时代第30-32页
        二、新史观中的“自我立法”第32-35页
    第三节 外来文化冲击与教育制度变革第35-43页
        一、办教育与启民智第36-38页
        二、西式启蒙思想与选文流变第38-43页
第三章 《古文观止》和《国文百八课》选文流变对当代语文教学内容的启示第43-53页
    第一节 编者的视界差异为当代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视角第43-48页
        一、确定的选文和不确定的教学内容第43-44页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第44-46页
        三、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第46-48页
    第二节 选文时代背景差异为当代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方法第48-53页
        一、从选文特殊的时代背景结构选文的教学内容第48-49页
        二、文体对比中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第49-51页
        三、从读者感官出发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第51-53页
第四章 从《古文观止》到《国文百八课》选文流变对当代语文教学方法的启第53-63页
    第一节 在“文”“史”中施教第53-57页
        一、注重“文”“史”互通的教学第53-54页
        二、“知人论文”,激发共鸣第54-55页
        三、以史为鉴的德行教育法第55-57页
    第二节 以“言”激发学生感知第57-63页
        一、语文教学的“言”与“意”第57-58页
        二、语文教学的“言”与“序”第58-59页
        三、语文教学的“言”与“质”第59-63页
结语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1 《古文观止》与《国文百八课》的选文比较第69-71页
附录2 《古文观止》和《国文百八课》交集选录的作者及其作品第71-75页
附录3 《国文百八课》中关于文法文章的篇目第75-77页
附录4 《国文百八课》选录的民国之前的文章篇目第77-79页
附录5 《古文观止》目录第79-85页
致谢第85-87页
个人简历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体验式学习”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下一篇:闽东罗源方言描写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