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我国流域水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绪论第9-19页
    一、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4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6页
    四、重要概念界定第16-19页
第一章 建立流域水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第19-25页
    第一节 理论基础第19-22页
        一、公共物品理论第19页
        二、外部性理论第19-20页
        三、专业化分工理论第20-21页
        四、委托代理理论第21-22页
    第二节 现实意义第22-25页
        一、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第22页
        二、顺应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第22-23页
        三、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有效举措第23页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第23-24页
        五、应对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第24-25页
第二章 流域水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运行模式第25-39页
    第一节 分散服务模式和集中服务模式第26-30页
        一、分散服务模式第26-27页
        二、集中服务模式第27-30页
    第二节 委托治理服务模式和托管运营服务模式第30-34页
        一、委托治理服务模式第30-31页
        二、托管运营服务模式第31-34页
    第三节 单项目治理服务模式和打捆治理服务模式第34-39页
        一、单项目治理服务模式第34-35页
        二、捆绑式治理服务模式第35-39页
第三章 流域水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运行机制第39-55页
    第一节 动力机制第39-45页
        一、动力构成第39-42页
        二、动力作用第42-45页
    第二节 投融资机制第45-50页
        一、投融资主体第45-46页
        二、投融资客体第46-47页
        三、投融资手段第47-50页
    第三节 风险防范机制第50-55页
        一、风险构成第50-53页
        二、风险防范措施第53-55页
第四章 我国流域水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探索第55-71页
    第一节 我国流域水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缘起第55-61页
        一、传统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的缺陷第55-57页
        二、我国流域水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政策脉络第57-61页
    第二节 我国流域水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践第61-68页
        一、应用领域逐渐拓宽第61-62页
        二、区域特征明显第62-63页
        三、市场主体日渐多元化第63-66页
        四、水污染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第66页
        五、第三方企业竞争力日益增强第66-68页
    第三节 我国流域水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的缺陷第68-71页
        一、动力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第68-69页
        二、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第69页
        三、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第69-71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流域水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的政策建议第71-79页
    第一节 激活动力机制第71-73页
        一、扩大有效需求,增强内在驱动第71-72页
        二、增强创新能力,打造发展新引擎第72-73页
    第二节 健全投融资机制第73-75页
        一、加大环保投入,实行绩效补贴第73页
        二、设立国家环保基金,盘活治理资金第73-74页
        三、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创新投融资模式第74-75页
    第三节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第75-79页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制度和政策体系第75页
        二、完善监管体系,加强执法建设第75-76页
        三、实行政府指导价,引导良性竞争第76页
        四、建立信用体系,推进审批便利化第76-77页
        五、健全环境保险制度,引入第三方支付第77-79页
附录第79-91页
    附录1:我国流域水污染现状第79-82页
    附录2:我国流域水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相关政策文件第82-86页
    附录3:我国流域水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应用领域及案例第86-88页
    附录4:主要国家流域水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基本情况第88-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95-97页
致谢第97-99页
个人简历第99-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
下一篇: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油气资源开发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