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5-11页
绪论第11-2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1-15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选题意义第12-15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5-18页
        一、投融资主体研究第15-16页
        二、投融资方式研究第16-18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8-20页
        一、研究思路第18页
        二、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第20-23页
        一、文献分析法第20页
        二、定性分析法第20页
        三、比较分析法第20-21页
        四、归纳演绎法第21-23页
第一章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创新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第23-31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第23-25页
        一、生态环境保护第23页
        二、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第23-25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25-31页
        一、公共物品供给理论第25-27页
        二、生态环境外部性理论第27-29页
        三、公私合作理论第29-31页
第二章 发达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经验与启示第31-43页
    第一节 发达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现状第31-36页
        一、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投资主体第32-33页
            (一) 公共部门投资第32页
            (二) 私人部门投资第32-33页
            (三) 公私合伙(PPP)投资第33页
        二、生态环境保护主要融资方式第33-36页
            (一) 政府财政工具第33-34页
            (二) 发行市政债券第34页
            (三) 排污许可证交易第34页
            (四) 绿色环保标签活动第34-35页
            (五) 设立环保银行第35页
            (六) 环境责任险第35-36页
    第二节 发达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经验第36-40页
        一、投资主体多元并举第36页
        二、投资主体权责清晰第36-37页
        三、政府主体地位明确第37-38页
        四、融资方式多样发展第38页
        五、投资力度持续稳定第38页
        六、环保产业体系完善第38-40页
    第三节 发达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40-43页
        一、明确权责边界第40页
        二、深化职能转变第40-41页
        三、强化投资力度第41页
        四、推行政策革新第41页
        五、优化融资模式第41-42页
        六、丰富环保产业第42-43页
第三章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现状及其困境第43-59页
    第一节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现状第43-50页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第44-47页
            (一) 政府主体角色日趋丰富第45页
            (二) 民间资本参与效用显著第45-46页
            (三) 生态补偿收费制度建立第46页
            (四) 公益捐助投资日趋重要第46-47页
            (五) 国际资本来源渠道拓宽第47页
        二、融资方式多样化第47-48页
            (一) 公私伙伴关系应用推广第47页
            (二) 绿色金融方式不断发展第47-48页
            (三) 环境产权交易市场建立第48页
        三、投融资政策优化创新第48-50页
            (一)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日渐完善第48页
            (二) 环境治理体系全面升级第48页
            (三) 市场化机制建设深化第48-49页
            (四) 社会共治体系规划完善第49-50页
    第二节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困境第50-59页
        一、生态环境保护投资总量不足第50-52页
        二、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区域差异显著第52-54页
        三、环境污染治理结构不合理第54-55页
        四、生态环境保护权责不清第55-57页
        五、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缺乏市场竞争机制第57页
        六、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发展滞后第57-58页
        七、生态环境保护投资效益评价不合理第58-59页
第四章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创新思路及对策第59-69页
    第一节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第59-60页
    第二节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创新对策第60-69页
        一、完善投融资多元主体的利益协调机制第60-64页
            (一) 厘清投资主体权责边界第60-62页
            (二) 探索公私合营模式第62-63页
            (三) 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投入总量第63-64页
        二、健全投融资市场化运行体系第64-66页
            (一) 推进绿色金融创新第64-65页
            (二)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第65页
            (三) 强化环保产业发展第65-66页
        三、规范投融资激励约束相融的政策体系第66-69页
            (一) 健全投融资扶持激励政策第66-67页
            (二) 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第67页
            (三) 完善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第67-6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3页
    第一节 结论第69-71页
    第二节 展望第71-73页
附录第73-79页
    附录1: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起源第73-74页
    附录2:我国1990-2014年环境保护投资额情况第74-76页
    附录3:我国2015年全国地方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第76-77页
    附录4:江苏省2011-2015年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情况第77-78页
    附录5:宁夏省2011-2015年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情况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3-85页
致谢第85-87页
个人简历第87-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研究--以汀江(韩江)流域为例
下一篇:我国流域水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