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论文

我国中等城市“无线城市”建设模式研究--以浙江省衢州市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导论第9-18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14页
     ·国外无线城市建设模式研究综述第11-12页
     ·国内无线城市运作模式研究第12-13页
     ·有无线城市运作模式局限性第13-14页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4-16页
     ·概念界定第14-15页
     ·理论基础第15-16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6-17页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6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6-17页
   ·论文基本框架第17-18页
第2章 无线城市建设概述第18-28页
   ·无线城市的基本内涵第18-24页
     ·无线城市的主体与客体第18-19页
     ·无线城市的接入技术第19-22页
     ·无线城市的商务模式第22-24页
   ·无线城市的公共性定位第24-25页
     ·无线城市定位的理论依据第24-25页
     ·无线城市定位的法律依据第25页
   ·无线城市建设的三种模式第25-26页
     ·政府建设模式第25页
     ·企业(运营商)建设模式第25页
     ·政企合作模式第25-26页
   ·三种建设模式的比较及简要结论第26-28页
     ·政府建设模式的特点第26页
     ·企业(运营商)建设模式的特点第26-27页
     ·政企合作模式的特点第27页
     ·简要结论第27-28页
第3章 我国中等城市无线城市建设模式的选择:以衢州市为例第28-33页
   ·衢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第28-29页
   ·衢州市无线城市建设模式的选择依据第29-33页
     ·无线城市建设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9-30页
     ·衢州无线城市的建设模式选择第30-31页
     ·衢州无线城市建设模式构建的主要特点第31-33页
第4章 我国中等城市无线城市建设模式的运作分析第33-42页
   ·主体关系第33-34页
     ·地方政府协调作用第33页
     ·运营商主导作用第33-34页
     ·产业链参与作用第34页
   ·基础设施第34-35页
     ·接入技术的合理选择第34页
     ·资金投入的优化组合第34-35页
   ·重点应用第35-38页
     ·效能服务提升第35-36页
     ·优化工商兴农第36-37页
     ·城乡一体惠民第37-38页
   ·商务模式第38-40页
     ·面向市民的低价资费策略第39-40页
     ·面向行业用户的收费策略第40页
   ·中等城市建设无线城市可能面临的困境第40-42页
第5章 我国中等城市无线城市建设模式的支撑系统第42-48页
   ·加强无线城市的政府监管第42-44页
     ·无线城市建设与运营主体资质的监管第42-43页
     ·无线城市建设招投标的监管第43页
     ·无线城市建设技术标准的监管第43-44页
     ·无线城市信息安全的监管第44页
   ·加快无线城市与关联产业的融合第44-46页
     ·无线城市与物联网的融合第45页
     ·加快无线城市与移动电子商务的融合第45-46页
   ·优化无线城市建设的政策环境第46-48页
     ·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配合第46-47页
     ·加强人才资源支撑第47-48页
第6章 结束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卷内备考表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治语境下村两委关系的现状及其协调机制研究--基于瑞安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在美国市场九洲公司机顶盒营销渠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