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语境下村两委关系的现状及其协调机制研究--基于瑞安的实证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8-15页 |
·研究的缘起 | 第8-10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村民自治体制与村两委关系的现状 | 第15-23页 |
·乡村治理的演化路径与村民自治体制的建立 | 第15-18页 |
·村民自治框架下村两委关系的现状:瑞安三村调査 | 第18-19页 |
·村两委关系的类型 | 第19-23页 |
第三章 影响村两委关系架构的因素分析 | 第23-28页 |
·村两委的产生机制 | 第23页 |
·村干部自身的因素 | 第23-25页 |
·宗族与地方势力的影响 | 第25-26页 |
·乡镇行政与党委力量的影响 | 第26-28页 |
第四章 重构村两委的关系协调机制 | 第28-35页 |
·回归自治:重构村两委关系协调机制的前提 | 第28-29页 |
·共同决策机制的建立:四议两公开 | 第29-30页 |
·行动的一致性:村两委执行层面的协同机制 | 第30-31页 |
·利益与共:村两委利益诉求协调机制 | 第31-33页 |
·村两委的权力制约机制:三分三改 | 第33-3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35-37页 |
·中国语境下的村民自治体制悖论 | 第35页 |
·自治与他治:乡村治理的困境及出路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