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语词--S小学学生课堂表达的田野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个人困扰 | 第8页 |
二、实习经历的苦恼 | 第8-9页 |
三、城镇化遭遇的难题 | 第9-10页 |
导论 | 第10-20页 |
一、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一) 国外语言符码研究 | 第10-12页 |
(二) 国内语言符码研究启示 | 第12-14页 |
(三) 语言社会学视角下语词研究 | 第14-16页 |
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 第16-17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三) 研究重点难点 | 第17页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7-20页 |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第一章 语词:课堂教学的仲裁者 | 第20-38页 |
一、S小学概况 | 第20-25页 |
(一) S小学区位环境 | 第20-22页 |
(二) C教师与她的X班级 | 第22-25页 |
二、S小学学生课堂语词常态 | 第25-35页 |
(一) 语词与课堂互动频次 | 第26-29页 |
(二) 语词与家庭社会阶层 | 第29-32页 |
(三) 语词与课堂问题类型 | 第32-35页 |
小结:语词构建课堂教学 | 第35-38页 |
第二章 语词:语文公开课的表演者 | 第38-52页 |
一、语词的故事 | 第38-44页 |
(一) L学生成长史 | 第38-41页 |
(二) H学生成长史 | 第41-44页 |
二、舞台表演:X班的课堂教学 | 第44-45页 |
三、共谋剧班:X班语文公开课 | 第45-47页 |
四、拆台与理想化:X班语文公开课的语词秘密 | 第47-52页 |
(一) 前台理想化表演 | 第47-49页 |
(二) 拆台:前台表演中的沉默者 | 第49-52页 |
第三章 语词:家校合作的连接者 | 第52-64页 |
一、作文:公共语词与形式语词 | 第52-56页 |
二、绘本:家庭语词的延续 | 第56-60页 |
三、成绩:语词的收益 | 第60-64页 |
第四章 语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砝码 | 第64-76页 |
一、家长会:家校合作一种仪式 | 第64-66页 |
二、家长会:具形化的前台 | 第66-67页 |
三、演讲:L学生母亲语词优势 | 第67-70页 |
四、责难:H学生母亲语词局促 | 第70-76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76-78页 |
一、事实或发现 | 第76-77页 |
二、学校场域中的语词公平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附录:田野日志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