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8-12页 |
1 前言 | 第12-21页 |
1.1 杭白菊和昆仑雪菊概述 | 第12-13页 |
1.2 菊花的主要功能成分 | 第13-16页 |
1.2.1 挥发油 | 第13页 |
1.2.2 酚类 | 第13-14页 |
1.2.3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4-15页 |
1.2.4 脂肪酸 | 第15页 |
1.2.5 多糖 | 第15页 |
1.2.6 氨基酸 | 第15页 |
1.2.7 微量元素 | 第15-16页 |
1.3 菊花的功能活性研究 | 第16-18页 |
1.3.1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延缓衰老作用 | 第16页 |
1.3.2 抑菌作用 | 第16-17页 |
1.3.3 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作用 | 第17页 |
1.3.4 抗病毒作用 | 第17页 |
1.3.5 对血管系统的作用 | 第17-18页 |
1.3.6 抗肿瘤作用 | 第18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1-22页 |
2.1.1 试验原料及微生物菌种 | 第21页 |
2.1.2 主要药品试剂 | 第21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2.2.1 杭白菊和昆仑雪菊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提取 | 第22页 |
2.2.2 杭白菊和昆仑雪菊提取物主要成分分析 | 第22-26页 |
2.2.3 数据处理 | 第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9页 |
3.1 两种菊花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分析 | 第26-34页 |
3.1.1 总黄酮含量分析 | 第26-27页 |
3.1.2 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分析 | 第27-34页 |
3.2 菊花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第34-45页 |
3.2.1 总还原能力测定结果 | 第34-36页 |
3.2.2 菊花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作用 | 第36-39页 |
3.2.3 菊花提取物对O_2~-·的清除作用 | 第39-42页 |
3.2.4 两种菊花提取物对·OH的清除作用 | 第42-44页 |
3.2.5 杭白菊和昆仑雪菊4种溶剂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与总黄酮、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相关分析 | 第44-45页 |
3.3 菊花提取物体抑菌活性研究结果 | 第45-49页 |
3.3.1 杭白菊和昆仑雪菊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分析 | 第45-46页 |
3.3.2 杭白菊和昆仑雪菊4种溶剂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MIC) | 第46-49页 |
4 讨论 | 第49-52页 |
4.1 萃取溶剂的选择 | 第49页 |
4.2 不同品种菊花活性成分差异 | 第49-50页 |
4.3 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 | 第50-51页 |
4.4 不同溶剂提取物抑菌活性差异 | 第51-5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2-55页 |
5.1 结论 | 第52-54页 |
5.1.1 杭白菊和昆仑雪菊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黄酮、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 | 第52-53页 |
5.1.2 杭白菊和昆仑雪菊不同溶剂提取物中体外抗氧化活性 | 第53页 |
5.1.3 杭白菊和昆仑雪菊不同溶剂提取物中体外抑菌活性 | 第53页 |
5.1.4 杭白菊和昆仑雪菊四种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与总黄酮、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的关系 | 第53-54页 |
5.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