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青少年论文

我国青少年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引言第10-14页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13页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3-14页
一、青少年权益相关概念及法律法规第14-18页
    (一) 青少年权益保护相关概念第14-16页
        1. 青少年第14页
        2. 权益第14页
        3. 青少年权益第14-16页
    (二) 青少年权益保护涉及到的相关法律第16-18页
二、我国青少年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18-33页
    (一) 我国青少年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第18-24页
    (二) 造成我国青少年权益保护现状问题的原因第24-33页
        1. 从政府角度看第24-26页
        2. 从学校角度看第26-28页
        3. 从家庭角度看第28-29页
        4. 从社会角度看第29-31页
        5. 从青少年个人角度看第31-33页
三、健全青少年权益保护问题的对策第33-44页
    (一) 从政府角度看第33-38页
        1. 畅通青少年参与和表达渠道第33页
        2. 充分发挥自身维权优势职能第33-34页
        3. 完善青少年保护法律体系第34页
        4. 加强普法宣传第34-35页
        5. 创新青少年维权途径第35-36页
        6. 关注重点青少年维权第36-38页
    (二) 从学校角度看第38页
        1. 加强和完善学生长期性维权宣传和教育机制第38页
        2. 编纂适应各年龄层青少年阅读的维权手册第38页
    (三) 从家庭角度看第38-39页
        1. 家长自身加强维权知识学习第38-39页
        2. 摒弃暴力的教育陋习第39页
        3. 加强与学校交流第39页
    (四) 从社会角度看第39-41页
        1. 明确各方职责,细分维权责任第39-41页
        2. 纠正宣传导向,正确维护权益第41页
    (五) 从青少年个人角度看第41-44页
        1. 要知法、懂法并严格守法第41-42页
        2. 自觉形成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意识第42页
        3. 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第42页
        4. 掌握应对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应对方法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第47-49页
后记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重组N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下一篇: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