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4页 |
1 绪论 | 第14-26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压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及发展 | 第14-18页 |
1.2.1 压敏电阻的发展 | 第14-15页 |
1.2.2 ZnO压敏电阻的结构 | 第15页 |
1.2.3 ZnO压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 第15-18页 |
1.3 ZnO压敏材料的制备 | 第18-22页 |
1.3.1 ZnO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18-19页 |
1.3.2 ZnO粉体的制备及性能 | 第19-21页 |
1.3.3 ZnO压敏陶瓷的制备及性能 | 第21-22页 |
1.4 ZnO压敏陶瓷的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1.4.1 掺杂影响ZnO压敏陶瓷性能的研究 | 第22-24页 |
1.4.2 烧结制度影响ZnO压敏陶瓷性能的研究 | 第24-25页 |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25-26页 |
2 实验及测试分析 | 第26-30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3 样品制备 | 第27页 |
2.4 测试分析 | 第27-30页 |
2.4.1 物相分析 | 第27-28页 |
2.4.2 微观结构分析 | 第28-29页 |
2.4.3 电气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3 烧结温度对Zn-Bi系压敏电阻微观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 | 第30-42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实验 | 第30-31页 |
3.3 分析与讨论 | 第31-41页 |
3.3.1 结构分析 | 第31-34页 |
3.3.2 压敏性能分析 | 第34-36页 |
3.3.3 介电性能分析 | 第36-39页 |
3.3.4 电导性能分析 | 第39-40页 |
3.3.5 阻抗分析 | 第40-41页 |
3.4 小结 | 第41-42页 |
4 Bi_2O_3掺杂对ZnO-V_2O_5-Y_2O_3-Cr_2O_3压敏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42-56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实验 | 第43-44页 |
4.3 分析与讨论 | 第44-55页 |
4.3.1 物相分析 | 第44-46页 |
4.3.2 微观结构分析 | 第46-50页 |
4.3.3 压敏性能分析 | 第50-52页 |
4.3.4 介电性能分析 | 第52-54页 |
4.3.5 导电性能分析 | 第54-55页 |
4.4 小结 | 第55-56页 |
5 Pr_6O_(11)掺杂对ZnO-Bi_2O_3系压敏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56-62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实验 | 第56-57页 |
5.3 分析与讨论 | 第57-61页 |
5.3.1 物相分析 | 第57-58页 |
5.3.2 微观结构分析 | 第58页 |
5.3.3 电学性能分析 | 第58-61页 |
5.4 小结 | 第61-62页 |
6 添加剂离子半径对ZnO压敏电阻最大非线性系数的影响 | 第62-68页 |
6.1 引言 | 第62页 |
6.2 数据收集及相关近似 | 第62-63页 |
6.3 分析与讨论 | 第63-67页 |
6.4 小结 | 第67-68页 |
7 ZnO压敏电阻在电力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 第68-79页 |
7.1 引言 | 第68-69页 |
7.2 ZnO过电压保护器 | 第69-70页 |
7.3 ZnO压敏电阻在避雷器中的应用 | 第70-75页 |
7.3.1 ZnO避雷器的主要特性参数及分类 | 第70-71页 |
7.3.2 ZnO避雷器的主要测试试验 | 第71-75页 |
7.4 本文的研究结果与该领域其他研究结果的相关比较 | 第75-76页 |
7.5 本文研究结果的实际应用 | 第76-78页 |
7.6 小结 | 第78-79页 |
8 结论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