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6LoWPAN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2 系统方案设计 | 第15-21页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5-16页 |
2.2 系统总体方案 | 第16-20页 |
2.2.1 系统基本功能 | 第17-18页 |
2.2.2 通信网络设计 | 第18-19页 |
2.2.3 系统总体结构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WSN节点定位算法 | 第21-35页 |
3.1 WSN定位算法概述 | 第21-26页 |
3.1.1 典型节点定位方法 | 第21-23页 |
3.1.2 坐标计算方法 | 第23-25页 |
3.1.3 定位算法评价标准 | 第25-26页 |
3.2 DV-Hop定位算法 | 第26-32页 |
3.2.1 DV-Hop定位算法简介 | 第26-28页 |
3.2.2 改进DV-Hop定位算法 | 第28-32页 |
3.3 仿真分析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基于证据理论的森林火险等级评价方法 | 第35-46页 |
4.1 D-S证据理论简介 | 第35-37页 |
4.1.1 基本理论 | 第35-36页 |
4.1.2 合成规则 | 第36-37页 |
4.1.3 决策规则 | 第37页 |
4.2 基于模糊理论的证据理论信息融合方法 | 第37-44页 |
4.2.1 基于模糊理论的mass函数确定 | 第38-39页 |
4.2.2 森林火险气象因素隶属度函数确定 | 第39-43页 |
4.2.3 应用分析 | 第43-44页 |
4.3 火险判断与传感器网络工作模式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森林火灾监测系统设计 | 第46-66页 |
5.1 林火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 | 第46-62页 |
5.1.1 6LoWPAN协议模型 | 第46-48页 |
5.1.2 节点硬件设计 | 第48-53页 |
5.1.3 节点功能实现 | 第53-62页 |
5.2 监测中心软件设计 | 第62-65页 |
5.2.1 通信模块 | 第63-64页 |
5.2.2 数据管理模块 | 第64页 |
5.2.3 预警模块 | 第64-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系统测试及分析 | 第66-73页 |
6.1 功能模块测试 | 第66-69页 |
6.2 网络通信测试 | 第69-70页 |
6.3 数据查询功能测试 | 第70-7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73页 |
7.2 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