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界区间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引言 | 第11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 第11-14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硬件构架 | 第11-12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过程 | 第12-13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 第13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 第13-14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算法 | 第15-18页 |
·覆盖算法分类 | 第15-16页 |
·经典覆盖算法 | 第16-18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原理 | 第20-30页 |
·覆盖率与有效覆盖 | 第20-21页 |
·最优覆盖模式 | 第21-29页 |
·最大有效覆盖定理 | 第21-26页 |
·不同覆盖条件下的覆盖分析 | 第26-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边界区间法的覆盖优化设计 | 第30-39页 |
·覆盖问题的数学描述 | 第30页 |
·常用覆盖算法分类及其特点 | 第30-31页 |
·搜索-验证类算法 | 第30-31页 |
·搜索-验证类算法的实现复杂性 | 第31页 |
·搜索-验证类算法节点覆盖的低效性 | 第31页 |
·边界区间法的提 | 第31-33页 |
·边界区间法的设计思想 | 第31-32页 |
·边界区间法中冗余节点的判定 | 第32-33页 |
·边界区间法的实现 | 第33-37页 |
·函数f的设计 | 第33-34页 |
·冗余节点的判定 | 第34-35页 |
·判定冗余节点的两种计算策略 | 第35-36页 |
·边界区间法的特点 | 第36-37页 |
·冗余节点的去除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覆盖优化算法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39-52页 |
·设计仿真实验的目的与条件 | 第39页 |
·仿真环境的选择 | 第39-40页 |
·仿真程序的设计 | 第40-45页 |
·节点信息的表示数组 | 第41页 |
·初始化函数 | 第41-42页 |
·边界区间计算的设计 | 第42页 |
·冗余节点的判定设计 | 第42页 |
·像素法求解覆盖率 | 第42-45页 |
·实验程序流程设计 | 第45-47页 |
·实验一主程序流程设计 | 第45页 |
·实验二主程序流程设计 | 第45-47页 |
·实验三主程序流程设计 | 第47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实验一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实验二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实验三结果分析 | 第50页 |
·算法性能比较 | 第50-51页 |
·数据获取方式比较 | 第50-51页 |
·算法的准确性比较 | 第51页 |
·算法运算量的比较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 | 第52-61页 |
·网络仿真环境的确定 | 第52-53页 |
·网络仿真中模块的定义 | 第53-55页 |
·网络仿真环境中节点模块的定义 | 第53-54页 |
·网络仿真环境中网络模块的定义 | 第54页 |
·网络仿真环境中数据包的定义 | 第54-55页 |
·网络仿真的函数功能 | 第55-56页 |
·网络环境中数据包的接受和发送 | 第55-56页 |
·网络仿真过程的离散事件 | 第56页 |
·节点模块的成员函数 | 第56页 |
·网络仿真的设计步骤 | 第56-57页 |
·网络仿真程序流程设计 | 第57-59页 |
·最短数据传输路径的实现 | 第58页 |
·主程序流程 | 第58-59页 |
·网络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本文总结 | 第61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