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新农村在建设过程中的治理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 | 第10-20页 |
(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治理的现状 | 第10-17页 |
1.依托国家基层权力治理的农村 | 第10-12页 |
2.依托个人能力治理的农村 | 第12-14页 |
3.依托宗族势力治理的农村 | 第14-15页 |
4.依托黑恶势力治理的农村 | 第15-17页 |
(二)当前农村治理现状产生的弊端 | 第17-20页 |
1.治理主体类型单一 | 第17-18页 |
2.行政化色彩浓厚 | 第18页 |
3.村民自治民主参与严重不足 | 第18-19页 |
4.主体职责不明 | 第19-20页 |
二、我国当前新农村治理现状存在的原因 | 第20-24页 |
(一)当前法治治理机制的推行缺乏社会土壤 | 第20页 |
(二)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深入渗透 | 第20-21页 |
(三)农民对法治的片面理解和认识的不成熟 | 第21-22页 |
(四)农民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不畅通 | 第22-23页 |
(五)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 | 第23-24页 |
三、新农村治理机制走向法治化的必要性 | 第24-27页 |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 | 第24-25页 |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 第25页 |
(三)农民权利意识萌生引发法治诉求 | 第25-27页 |
四、新农村治理机制走向法治化的路径模式选择及具体推动方式 | 第27-35页 |
(一)农村治理机制走向法治化的路径模式 | 第27-28页 |
1.社会演进型模式 | 第27-28页 |
2.政府推进型模式 | 第28页 |
3.政府社会互动型模式 | 第28页 |
(二)我国新农村治理机制走向法治化的路径模式选择 | 第28-29页 |
(三)我国新农村治理机制走向法治化的具体推动方式 | 第29-35页 |
1.完善农村治理机制相关法律规定 | 第29-30页 |
2.切实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 | 第30-32页 |
3.提高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 第32-33页 |
4.提高农民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