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邓小平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思想的形成 | 第14-20页 |
(一)邓小平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思想的形成背景 | 第14-17页 |
1.“文革”影响导致军队发展进程受阻 | 第14页 |
2.国际形势的变化要求军队转变战略 | 第14-15页 |
3.国内中心工作的转移要求军队“忍耐” | 第15页 |
4.维护我国主权要求探索新的军事道路 | 第15-16页 |
5.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需要军队变强变大 | 第16-17页 |
(二)邓小平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思想的形成基础 | 第17-20页 |
1.中国独特的实践决定的 | 第17-18页 |
2.邓小平革命年代的经验累积 | 第18页 |
3.邓小平个人人格的影响 | 第18-20页 |
二、邓小平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0-29页 |
(一)对当代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再认识 | 第20-21页 |
(二)对军队革命化建设的强调重视 | 第21-22页 |
(三)对武器装备现代化的重视 | 第22-23页 |
(四)对军队高标准正规化的建设要求 | 第23-24页 |
(五) 对现代化军事人才的培养 | 第24-25页 |
(六)对军队体制编制的改革推进 | 第25-26页 |
(七)对军事训练的提升变革 | 第26-27页 |
(八)对人民战争和积极防御方针的制定 | 第27-29页 |
三、邓小平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思想的意义与启示 | 第29-35页 |
(一)邓小平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思想的意义 | 第29-32页 |
1.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军事建设理论与思想 | 第29-30页 |
2.促进了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 第30-31页 |
3.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保障了国家安全 | 第31-32页 |
4.适应了我国追赶新军事变革的需要 | 第32页 |
(二)邓小平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思想的启示 | 第32-35页 |
1. 坚持继承性,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 第32-33页 |
2.坚持实践性,从实际出发进行军事道路选择 | 第33页 |
3.坚持创新性,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实践形式 | 第33-34页 |
4.坚持反思性,预防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中的不足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