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研究--以四川省六高校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5页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第8页
 二、本课题的选题目的与意义第8-9页
  (一)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第8-9页
  (二)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第9页
 三、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第13页
  (一)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第13页
  (二)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13页
 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概述第15-20页
 一、大学生诚信的内涵第15页
 二、大学生诚信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17页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15-16页
  (二) 社会学中的信任理论第16-17页
  (三) 教育学与心理学中相关的诚信人格培育与发展理论第17页
 三、大学生诚信的意义第17-20页
  (一) 大学生诚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第18页
  (二) 大学生诚信是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实现的基本保证第18-19页
  (三) 大学生诚信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第19-20页
第三章 大学生诚信现状的调查分析第20-44页
 一、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概况第20-21页
  (一) 调查样本选择与样本信息第20页
  (二) 调查问卷编制与统计方法第20-21页
 二、大学生诚信现状的调查结果与讨论第21-37页
  (一) 大学生诚信概况的调查结果第21-22页
  (二) 大学生学习诚信状况的调查第22-28页
  (三) 大学生交往诚信状况的调查第28-29页
  (四) 大学生经济诚信状况的调查第29-32页
  (五) 大学生就业诚信状况的调查第32-35页
  (六) 结果讨论第35-37页
 三、大学生诚信现状的成因分析第37-44页
  (一) 大学生诚信概况的成因分析第37页
  (二) 大学生学习诚信状况的成因分析第37-39页
  (三) 大学生交往诚信状况的成因分析第39-40页
  (四) 大学生经济诚信状况的成因分析第40-41页
  (五) 大学生就业诚信状况的成因分析第41-44页
第四章 改善大学生诚信现状的策略思考第44-54页
 一、改善大学生诚信现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44-45页
  (一) 主体性原则第44页
  (二) 差异性原则第44-45页
  (三) 活动性原则第45页
  (四) 系统性原则第45页
 二、优化大学生诚信养成的外部因素第45-49页
  (一) 净化外围环境第45-47页
  (二)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第47-49页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品德建设第49-54页
  (一) 明晰诚信认知,把握诚信方向第49页
  (二) 培育诚信情感,增强诚信动力第49-51页
  (三) 坚定诚信意志,内化诚信品格第51-52页
  (四) 促进知行并进,外化诚信行为第52-54页
结束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 1第59-64页
致谢第64-66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思维品质、学业成绩及其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