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性利益视角下自我构念到品牌偏好的路径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14-17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4-15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统计分析法 | 第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26页 |
·象征性利益的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品牌利益 | 第17-18页 |
·象征性价值和象征性利益的关系和区别 | 第18页 |
·象征性利益的维度 | 第18-19页 |
·象征性利益和消费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自我构念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自我构念的内涵和划分 | 第20-21页 |
·自我构念对个体认知和动机的影响 | 第21页 |
·自我构念在营销学中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品牌偏好相关研究 | 第22-26页 |
·品牌偏好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品牌资产、品牌偏好和购买意向 | 第24-25页 |
·情境、文化与品牌偏好 | 第25-26页 |
第3章 模型构建及假设提出 | 第26-34页 |
·变量概念界定 | 第26-28页 |
·自我构念的界定及测量 | 第26页 |
·象征性利益的界定及测量 | 第26-28页 |
·品牌偏好的界定及测量 | 第28页 |
·研究假设 | 第28-32页 |
·自我构念对象征性利益的影响 | 第28-30页 |
·象征性利益对品牌偏好的影响 | 第30-31页 |
·象征性利益的中介效应 | 第31-32页 |
·理论模型 | 第32-34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和分析方法 | 第34-41页 |
·产品的选择 | 第34页 |
·量表及测量 | 第34-35页 |
·问卷设计和发放 | 第35-41页 |
·问卷设计 | 第35页 |
·问卷预调研 | 第35页 |
·信度效度检验 | 第35-39页 |
·问卷发放和收集 | 第39页 |
·数据规范化处理 | 第39-41页 |
第5章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41-65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41-43页 |
·背景变量和象征性利益的关系 | 第43-54页 |
·品牌来源国对象征性利益的影响 | 第43-44页 |
·职业类型对象征性利益的影响 | 第44-46页 |
·手机品牌对象征性利益的影响 | 第46-48页 |
·手机价位对象征性利益的影响 | 第48-50页 |
·月收入对象征性利益的影响 | 第50-52页 |
·品牌来源国对品牌偏好的影响 | 第52-53页 |
·手机品牌对品牌偏好的影响 | 第53-54页 |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54-56页 |
·中介效应检验 | 第56-65页 |
·回归分析 | 第57-62页 |
·中介效应检验 | 第62-6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5-70页 |
·研究结论 | 第65-67页 |
·理论贡献 | 第67页 |
·管理启示 | 第67-69页 |
·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录 | 第76-79页 |
后记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