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论文逻辑框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大庆农村社会治安现状 | 第13-19页 |
·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13-15页 |
·恶性案件时有发生 | 第13页 |
·盗窃案件居高不下 | 第13页 |
·涉油犯罪易发难防 | 第13-14页 |
·群体性事件苗头增多 | 第14页 |
·丑恶现象屡禁不绝 | 第14-15页 |
·主要特点 | 第15-16页 |
·激情犯罪突出,暴力性特征明显 | 第15页 |
·系列案件增多,季节性特征明显 | 第15-16页 |
·作案手段专业,职业化特征明显 | 第16页 |
·原因分析 | 第16-17页 |
·贫富差距导致农民心态失衡 | 第16页 |
·农民法制观念淡薄 | 第16-17页 |
·易发案部位多 | 第17页 |
·警力严重不足 | 第17页 |
·普法宣传不够深入 | 第17页 |
·主要影响 | 第17-19页 |
·影响农业生产 | 第17-18页 |
·影响农民群众安全感 | 第18页 |
·可能引发上访或媒体炒作 | 第18页 |
·容易引起对公安机关甚至党委政府的不满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大庆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状 | 第19-27页 |
·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9-22页 |
·组织领导构建 | 第20页 |
·管理体制建设 | 第20页 |
·工作保障机制 | 第20页 |
·防控手段建设 | 第20-22页 |
·防控体系适应性分析 | 第22-24页 |
·过于依赖城市防控体系建设模式,缺乏对大庆农村实际的针对性 | 第22-23页 |
·过于偏重决策部署和宏观指导,缺乏强有力的跟踪问效机制建设 | 第23页 |
·防控体系建设方向思路不清,政府职能部门定位模糊履责不到位 | 第23页 |
·过于偏重对农村地区严打整治,村民自防自治的内生动力不足 | 第23-24页 |
·在技防建设上重数量轻质量,不能满足现实侦查破案的需要 | 第24页 |
·防控效果 | 第24-27页 |
·在联管联控上,合力不够,效果不好 | 第24页 |
·在严打整治上,打不胜打,疲于奔命 | 第24页 |
·在群防群治上,有名无实,防不胜防 | 第24-25页 |
·在村民参与上,防范意识差,积极性不高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大庆农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 | 第27-39页 |
·农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概念 | 第27页 |
·构建内容 | 第27-37页 |
·组织管理系统建设 | 第27-28页 |
·运行机制系统建设 | 第28-29页 |
·打击控制系统建设 | 第29-30页 |
·预防巡查系统建设 | 第30-31页 |
·人口管理机制建设 | 第31-32页 |
·科技信息系统建设 | 第32-33页 |
·自防自治体系建设 | 第33-34页 |
·法制服务系统建设 | 第34-35页 |
·发展保障系统建设 | 第35-37页 |
·结构关系 | 第37-38页 |
·预期效果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大庆农村社会治安形势预判及干预 | 第39-43页 |
·大庆农村地区可能出现的社会治安问题预判 | 第39-40页 |
·未来几年大庆农村地区发展形势分析 | 第39-40页 |
·未来几年大庆农村地区治安形势预判 | 第40页 |
·运用农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行预防性干预方法 | 第40-43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