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通寺研究:传承、演变与影响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文献基础 | 第10-14页 |
1. 相关的佛教史研究 | 第10-12页 |
2. 宝通寺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宝通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第14-18页 |
第一节 宝通寺所处的自然环境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影响宝通寺发展的人文环境因素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宝通寺的历史演变 | 第18-31页 |
第一节 千年古寺的兴废沉浮 | 第18-26页 |
1. 东汉至南宋的历史 | 第18-23页 |
2. 元朝至明清时期历史 | 第23页 |
3. 有关宝通塔的历史 | 第23-24页 |
4. 宝通寺现存碑文中的历史 | 第24-26页 |
第二节 近代宝通寺的寺运隆替 | 第26-29页 |
第三节 当代宝通寺的曲折发展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宝通寺的兴衰原因探讨 | 第31-48页 |
第一节 影响宝通寺变迁的外部因素 | 第31-39页 |
1. 经济政治因素 | 第31-36页 |
2. 文化因素 | 第36-37页 |
3. 信众的信仰偏好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影响宝通寺变迁的内部因素 | 第39-48页 |
1. 流派的更替因素 | 第39-42页 |
2. 高僧大德的感导与教义的发展演变 | 第42-48页 |
第四章 宝通寺的历史文化价值 | 第48-54页 |
第一节 宝通寺是湖北佛教文化的历史缩影 | 第48-50页 |
1. 中国社会的诸因素左右了宝通寺的兴衰 | 第48-49页 |
2. 在世俗与神圣的抉择中完成自身的蜕变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宝通寺的宗教文化价值 | 第50-54页 |
1. 湖北佛教发展中不可低估的影响因素 | 第50-51页 |
2. 宝通寺的文物、旅游价值 | 第51-52页 |
3. 当代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价值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