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象乾治理北疆活动及其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一) 万历以后明蒙关系 | 第11-14页 |
(二) 万历以后明与女真、后金关系发展变化研究 | 第14-16页 |
(三) 与王象乾相关之官员研究 | 第16-17页 |
三、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17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18页 |
(三) 拟突破的难题 | 第18-19页 |
第一章 王象乾时代的北疆形势 | 第19-24页 |
一、 万历中后期的北疆形势 | 第19-21页 |
二、 天启初年的蓟辽局势 | 第21-22页 |
三、 崇祯初年的北疆形势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王象乾其人 | 第24-31页 |
一、 王象乾家世 | 第24-25页 |
二、 王象乾早期为官经历 | 第25页 |
三、 王象乾中后期为官生涯 | 第25-31页 |
(一) 初次守边 | 第25-26页 |
(二) 贵州善后 | 第26-28页 |
(三) 初任蓟辽总督和兵部尚书 | 第28-29页 |
(四) 再任蓟辽总督与出任宣大总督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万历时期王象乾治边活动 | 第31-40页 |
一、 万历中期在宣府前线的活动 | 第31-36页 |
(一) 恩威并施裁减赏银 | 第31-32页 |
(二) 献计招回史、车二部 | 第32-34页 |
(三) 外示友善,内修战备 | 第34-36页 |
二、 万历后期第一次总督蓟辽 | 第36-40页 |
(一) 用军事与款赏手段羁縻蒙古 | 第36-38页 |
(二) 从内部建设稳固蓟辽边防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天启、崇祯时期王象乾治边活动 | 第40-50页 |
一、 天启初年第二次总督蓟辽 | 第40-45页 |
(一) 广宁战役前的举措 | 第40-42页 |
(二) 广宁战役后的举措 | 第42-45页 |
二、 崇祯初年在宣大前线的活动 | 第45-50页 |
(一) 王象乾抚蒙策略 | 第45-46页 |
(二) 督抚之间的款战之争 | 第46-50页 |
第五章 王象乾治边策略的变化及其原因 | 第50-55页 |
一、 万历至崇祯时期王象乾治边策略的变化 | 第50-53页 |
(一) 万历时期的抚战结合策略 | 第50-52页 |
(二) 天启、崇祯时期对蒙古的抚赏避战策略 | 第52-53页 |
二、 王象乾治边策略变化的原因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A:王象乾仕宦表 | 第62-63页 |
附录 B:“四世宫保”牌坊图 | 第63-64页 |
附录 C:在读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