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2-2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身体活动理论的完善 | 第13-14页 |
·熟虑—冲动模型 | 第14-21页 |
·熟虑—冲动模型提出依据 | 第14-15页 |
·熟虑—冲动模型概述 | 第15-16页 |
·熟虑—冲动模型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前人研究的思考与改进 | 第21-24页 |
·积极情感联结与消极情感联结 | 第21-22页 |
·身体活动量的测量 | 第22-23页 |
·身体活动冲动前因的完善 | 第23页 |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23-24页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研究假设 | 第24-26页 |
·研究意义 | 第2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3 预研究:高中生身体活动行为的测量方法(量表测量与加速度计测量之间函数关系的建立) | 第27-36页 |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研究参与者 | 第27-28页 |
·测量过程 | 第28-29页 |
·测量工具 | 第29-30页 |
·身体活动量表 | 第29页 |
·加速度计的佩戴 | 第29-30页 |
·结果分析 | 第30-34页 |
·身体活动分数与加速度计结果描述性统计 | 第30-31页 |
·总身体活动分数与平均活动步数函数关系 | 第31-34页 |
·讨论 | 第34-35页 |
·加速度计在测量身体活动量的应用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4 正式研究:身体活动熟虑—冲动双系统模型在高中生群体的检验与修订 | 第36-60页 |
·研究一:RIM_PA在高中生群体的检验 | 第36-49页 |
·研究目的 | 第36页 |
·研究参与者 | 第36-37页 |
·测量过程 | 第37页 |
·测量工具 | 第37-41页 |
·结果分析 | 第41-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页 |
·研究二:RIM_PA_R在高中生群体的检验 | 第49-60页 |
·研究目的 | 第49-50页 |
·研究参与者 | 第50页 |
·测量过程 | 第50页 |
·测量工具 | 第50-53页 |
·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讨论 | 第57-60页 |
·小结 | 第60页 |
5 总评 | 第60-62页 |
·研究不足 | 第61-62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62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页 |
·建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6页 |
附录 | 第76-86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