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高中生身体活动参与前因--基于熟虑—冲动双系统模型的检验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研究背景第12-26页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身体活动理论的完善第13-14页
   ·熟虑—冲动模型第14-21页
     ·熟虑—冲动模型提出依据第14-15页
     ·熟虑—冲动模型概述第15-16页
     ·熟虑—冲动模型研究现状第16-21页
   ·前人研究的思考与改进第21-24页
     ·积极情感联结与消极情感联结第21-22页
     ·身体活动量的测量第22-23页
     ·身体活动冲动前因的完善第23页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23-24页
   ·研究目的第24页
   ·研究假设第24-26页
   ·研究意义第26页
2 研究方法第26-27页
3 预研究:高中生身体活动行为的测量方法(量表测量与加速度计测量之间函数关系的建立)第27-36页
   ·研究目的第27页
   ·研究参与者第27-28页
   ·测量过程第28-29页
   ·测量工具第29-30页
     ·身体活动量表第29页
     ·加速度计的佩戴第29-30页
   ·结果分析第30-34页
     ·身体活动分数与加速度计结果描述性统计第30-31页
     ·总身体活动分数与平均活动步数函数关系第31-34页
   ·讨论第34-35页
     ·加速度计在测量身体活动量的应用第34-35页
   ·小结第35-36页
4 正式研究:身体活动熟虑—冲动双系统模型在高中生群体的检验与修订第36-60页
   ·研究一:RIM_PA在高中生群体的检验第36-49页
     ·研究目的第36页
     ·研究参与者第36-37页
     ·测量过程第37页
     ·测量工具第37-41页
     ·结果分析第41-47页
     ·讨论第47-49页
     ·小结第49页
   ·研究二:RIM_PA_R在高中生群体的检验第49-60页
     ·研究目的第49-50页
     ·研究参与者第50页
     ·测量过程第50页
     ·测量工具第50-53页
     ·结果分析第53-57页
     ·讨论第57-60页
     ·小结第60页
5 总评第60-62页
   ·研究不足第61-62页
   ·未来研究方向第62页
6 结论与建议第62-64页
   ·结论第62页
   ·建议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6页
附录第76-86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锻炼坚持认知决策模型的拓展:自我调节过程和情绪体验的增值贡献
下一篇:失败恐惧特质对压力下“Choking”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