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和选题缘由 | 第11-13页 |
·幼儿园教育实践要求幼儿教师提高道德修养 | 第11页 |
·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要求幼儿教师提升个人素质 | 第11-12页 |
·高职院校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的同时也存在专业发展的不足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理论价值 | 第13页 |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大学生和教师专业认同感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高职学校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相关研究 | 第17页 |
·文献评述 | 第17-19页 |
2 理论依据与研究设计 | 第19-37页 |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9-22页 |
·认同 | 第19-20页 |
·专业认同感 | 第20页 |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 第20-21页 |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 | 第21-22页 |
·理论依据 | 第22-24页 |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 第22-23页 |
·社会认同理论 | 第23页 |
·职业自我效能理论 | 第23-24页 |
·态度理论 | 第24页 |
·研究设计 | 第24-37页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假设 | 第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37页 |
3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分析 | 第37-48页 |
·专业认同感及其各个维度的均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 第37-38页 |
·公办学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显著高于民办学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 第38-39页 |
·女生的专业认同感显著高于男生的专业认同感 | 第39-40页 |
·大二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三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 第40-42页 |
·生源地在农村和城镇的学生专业认同感差异不显著 | 第42-43页 |
·成绩越好的学生专业认同感越高 | 第43-45页 |
·自主选择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感显著高于他人建议和调剂的学生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4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及原因分析 | 第48-58页 |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1页 |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原因分析 | 第51-57页 |
·学校的学习环境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 第51-52页 |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适应性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 第52-53页 |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 第53-54页 |
·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行为的适切度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 第54-55页 |
·社会群体对学前教育专业评价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 第55页 |
·幼儿教师职业发展前景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5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促进策略的建构 | 第58-64页 |
·个人层面 | 第58-60页 |
·学生结合自身特长合理选择专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 第58-59页 |
·积极参加专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 第59页 |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主动向他人求助 | 第59页 |
·保持积极乐观的专业学习心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 第59-60页 |
·学校层面 | 第60-62页 |
·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 第60页 |
·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 第60页 |
·加大学前教育的专业宣传,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 | 第60-61页 |
·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准 | 第61页 |
·优化高职学校教师队伍,加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 | 第61页 |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与培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 第61-62页 |
·社会层面 | 第62-64页 |
·社会转变对幼儿教师的消极看法,创造良好的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环境 | 第62页 |
·政府进一步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全面保障幼儿教师的权利和地位 | 第62-63页 |
·政府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力度,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 | 第63页 |
·教育部门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培养更多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A: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问卷 | 第67-69页 |
附录 B: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问卷 | 第69-70页 |
附录 C: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访谈提纲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