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一) 英语教研员专业发展是英语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 第9页 |
(二) 英语教研员专业发展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 | 第9-10页 |
(三) 英语教研员专业发展是教研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 | 第10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一)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5页 |
(二) 相关研究启示 | 第15-16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一) 新课改 | 第16页 |
(二) 英语教研员 | 第16-17页 |
(三) 英语教研员的专业发展 | 第17页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二) 研究路线框图 | 第18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的政策及理论依据 | 第20-26页 |
一、新课改相关政策与英语课程标准 | 第20-23页 |
(一) 新课改政策 | 第20-22页 |
(二) 英语课程标准的历史沿革 | 第22-23页 |
二、教研员专业发展理论 | 第23-26页 |
(一) 教研员专业发展内涵及相关理论 | 第23-24页 |
(二) 角色理论与教研员专业发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黑龙江省初中英语教研员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 第26-45页 |
一、调查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6-27页 |
二、黑龙江省初中英语教研员专业发展的现状 | 第27-45页 |
(一) 教研队伍基本情况汇总与分析 | 第27-32页 |
(二) 黑龙江省初中英语教研员的专业思想状况 | 第32-33页 |
(三) 黑龙江省初中英语教研员的专业精神调查研究 | 第33-36页 |
(四) 黑龙江省初中英语教研员专业知识情况调查 | 第36-38页 |
(五) 黑龙江省初中英语教研员专业能力情况调查 | 第38-39页 |
(六) 黑龙江省初中英语教研员专业培训情况调查 | 第39-42页 |
(七) 黑龙江省初中英语教研员专业发展方向的调查 | 第42-45页 |
第四章 黑龙江省初中英语教研员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5-50页 |
一、教研员自身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5-46页 |
(一) 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偏低 | 第45页 |
(二) 过于重视一线工作经历、选拔和培育机制不成熟 | 第45-46页 |
(三) 英语专业为主,教育类学科缺失 | 第46页 |
二、初中英语教研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一) 科研工作投入不足、“教”“研”比例失衡 | 第46-47页 |
(二) 以服务教师为主、缺少与学生交互 | 第47页 |
(三) 教育行政化,教研员官员化 | 第47页 |
三、教研员评价和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一) 考核主体单一化、缺少监督和多元化机制 | 第48页 |
(二) 考核和评价内容不确定性和未能量化 | 第48页 |
(三) 晋升与淘汰机制的缺失 | 第48-49页 |
四、教研员专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50页 |
第五章 黑龙江省初中英语教研员专业发展促进策略 | 第50-54页 |
一、完善符合教研员专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 | 第50-51页 |
(一) 制定推进教育改革的鼓励政策 | 第50页 |
(二) 制定边远地区教育革新的扶持政策、加大基金资助力度 | 第50-51页 |
(三) 落实和推进教育改革的配套性政策 | 第51页 |
二、形成符合教研员专业发展的工作体系 | 第51页 |
(一)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研员工作核心理念 | 第51页 |
(二) 形成以教师为教研主体的服务型工作模式 | 第51页 |
(三) 鼓励教研员加强中外交流、参加国际会议的开放性教研思路 | 第51页 |
三、建立健全教研员的考核、评价、淘汰更新机制 | 第51-52页 |
(一) 建立规范的教研员入职机制 | 第52页 |
(二) 完善教研员的考核办法 | 第52页 |
(三) 制定教研员的淘汰机制 | 第52页 |
四、优化教研员的知识结构、提升教研员的科研能力 | 第52-53页 |
(一) 教研员的知识结构调整 | 第52页 |
(二) 提升科研能力,强化教育科研力量 | 第52-53页 |
五、调整教研员培训内容、提升教研员培训的效能 | 第53-54页 |
(一)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培训 | 第53页 |
(二) 延长培训周期、增加培训频次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注释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