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大学生阅读及阅读习惯 | 第15页 |
·大学生养成教育 | 第15-16页 |
·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 | 第16-17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阅读习惯养成的实践哲学理论依据 | 第17页 |
·阅读习惯养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依据 | 第17-18页 |
·阅读习惯养成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 第18-19页 |
3 当代大学生阅读习惯现状与特点分析 | 第19-23页 |
·当代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现状 | 第19-21页 |
·当代大学生阅读倾向现状 | 第19-20页 |
·当代大学生阅读方式现状 | 第20页 |
·当代大学生阅读内容现状 | 第20-21页 |
·当代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特点及分析 | 第21-23页 |
·大学生阅读习惯电子化 | 第21页 |
·大学生阅读习惯功利化 | 第21-22页 |
·大学生阅读习惯娱乐化 | 第22-23页 |
4 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原则、目标与内容 | 第23-29页 |
·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基本原则 | 第23-25页 |
·规范性原则 | 第23-24页 |
·主体性原则 | 第24页 |
·层次性原则 | 第24-25页 |
·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目标 | 第25-26页 |
·把提高阅读兴趣作为首要目标 | 第25页 |
·把提高人文素养作为阶段目标 | 第25-26页 |
·把道德品质教育作为终极目标 | 第26页 |
·当代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基本内容 | 第26-29页 |
·培养通过多种手段获取知识的阅读习惯 | 第26-27页 |
·培养有意识博览精思、作笔记的阅读习惯 | 第27页 |
·培养主动获取积极阅读内容的阅读习惯 | 第27-29页 |
5 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策略 | 第29-36页 |
·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自我构建 | 第29-32页 |
·制定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自我目标 | 第30页 |
·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训练方案 | 第30-31页 |
·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实施 | 第31-32页 |
·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外力推动 | 第32-34页 |
·环境对大学生的熏陶作用及其建设 | 第32-34页 |
·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示范教育 | 第34页 |
·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规范制定 | 第34页 |
·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实践活动 | 第34-36页 |
·把阅读习惯养成寓于学校公益活动之中—图书漂流 | 第35页 |
·把阅读习惯养成寓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读书会 | 第35页 |
·把阅读习惯养成寓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全民读书月 | 第35-36页 |
6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附录 阅读习惯大学调查问卷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