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遗传学论文

苏云金芽胞杆菌aiiA基因5端侧翼序列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中文文摘第5-13页
绪论第13-27页
 1 群体感应及其类型第13页
 2 aiiA基因和AiiA蛋白第13-15页
 3 启动子第15-20页
   ·启动子的概念第15-16页
   ·启动子的分类第16页
   ·启动子的结构第16-20页
     ·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第16-19页
     ·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第19-20页
 4 启动子的克隆方法第20-24页
   ·利用启动子探针载体筛选启动子第21页
   ·利用PCR技术克隆启动子第21-24页
 5 启动子的研究方法第24-26页
   ·片段缺失转化分析第24-25页
   ·突变分析第25页
   ·功能获得性实验第25-26页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6-27页
第一章 苏云金芽胞杆菌aiiA基因5’端侧翼序列的克隆和分析第27-41页
 第一节 前言第27页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第27-32页
   ·实验材料第27-29页
     ·菌株和质粒第27-28页
     ·主要试剂及工具酶第28页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配制第28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8-29页
   ·实验方法第29-32页
     ·aiiA基因5'端侧翼序列引物的设计第29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质粒DNA的制备第29-30页
     ·aiiA基因5’端侧翼序列克隆的PCR反应体系第30页
     ·PCR扩增产物的回收第30-31页
     ·连接体系第31页
     ·大肠杆菌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1-32页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32页
     ·阳性克隆子pMD18T-αP_(_1930~-+200)的筛选和验证第32页
     ·aiiA基因5'端侧翼序列的测序及分析第32页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第32-39页
   ·aiiA基因5'端侧翼序列的克隆第32-33页
   ·阳性克隆子pMD18T-αP_(_1930~-+200)的筛选第33-34页
   ·aiiA基因5'端侧翼序列的测序第34-37页
   ·aiiA基因5'端侧翼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7-39页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第39-41页
第二章 苏云金芽胞杆菌aiiA基因5'端侧翼序列的分段克隆第41-49页
 第一节 前言第41页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第41-45页
   ·实验材料第41-42页
     ·菌株和质粒第41-42页
     ·主要试剂及工具酶第42页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配制第42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2页
   ·实验方法第42-45页
     ·引物的设计第42-43页
     ·pMD18T-αP_(_1930~-+200)质粒的制备第43-44页
     ·aiiA基因5'端侧翼序列的分段克隆第44页
     ·aiiA基因5’端侧翼缺失片段αP_(-x)与pMD18-T载体连接第44页
     ·大肠杆菌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4-45页
     ·缺失片段克隆载体pMD18-T-αP_(-x)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第45页
     ·阳性克隆子的筛选和验证第45页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第45-47页
   ·aiiA基因5'端侧翼序列的分段克隆第45-46页
     ·阳性克隆子的筛选和验证第46-47页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第47-49页
第三章 苏云金芽胞杆菌aiiA基因5'端侧翼序列启动子的功能验证第49-69页
 第一节 前言第49页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第49-56页
   ·实验材料第49-50页
     ·菌株和质粒第49-50页
     ·主要试剂及工具酶第50页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配制第50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50页
   ·实验方法第50-56页
     ·模板质粒pET28a-GFP的提取第50页
     ·绿色荧光蛋白本底表达载体pET28a-dp-GFP的构建第50-51页
     ·侧翼序列功能鉴定载体pET28a-αP_x-GFP的构建第51-54页
     ·侧翼序列功能鉴定载体pET28a-αP_x-GFP的筛选和验证第54-55页
     ·aiiA基因5’端侧翼序列的功能鉴定第55-56页
       ·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第55页
       ·荧光分光光度计(OLYMPUS F-4600)绿色荧光蛋白激发光波长(Ex)和发射光波长(Em)的扫描确定第55页
       ·荧光分光光度计(OLYMPUS F-4600)的定量测定第55-56页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第56-67页
   ·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pET28a-GFP的酶切验证第56页
   ·绿色荧光蛋白本底表达载体pET28a-dP-GFP的构建第56-58页
   ·侧翼序列功能鉴定载体pET28a-αP_(_x)-GFP的筛选和验证第58-59页
   ·侧翼序列功能鉴定载体pET28a-αP_(_26~--1)-GFP、pET28a-αP_(-35~--1)-GFP和pET28a-αP_(_50~--1)-GFP的筛选和验证第59-61页
   ·荧光显微镜分析aiiA基因5'端侧翼序列的启动子功能第61-63页
   ·绿色荧光蛋白激发光波长(Ex)和发射光波长(Em)的扫描确定第63-65页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定量测定第65-67页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第67-69页
第四章 苏云金芽胞杆菌aiiA基因启动子的突变分析第69-79页
 第一节 前言第69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69-72页
   ·实验材料第69-70页
     ·菌株和质粒第69页
     ·主要试剂及工具酶第69页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配制第69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69-70页
   ·实验方法第70-72页
     ·引物设计(图4-1)第70-71页
     ·模板质粒pET28a-αP_(_295~-_101)-GFP的提取第71页
     ·aiiA基因启动子定点突变PCR的条件第71页
     ·突变质粒的转化和验证第71-72页
     ·突变菌株的功能验证第72页
       ·荧光显微镜观察第72页
       ·荧光分光光度计(OLYMPUS F-4600)的定量测定第72页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第72-77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aiiA基因启动子的点突变和缺失突变第72-73页
   ·突变质粒的转化和验证第73页
   ·突变质粒的测序分析第73-74页
   ·突变质粒细胞荧光显微镜的观察第74-76页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定量测定第76-77页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第77-79页
第五章 结论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9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9-91页
致谢第91-93页
个人简历第93-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nt5a和Igf1对小鼠磨牙间充质诱导成牙潜能的影响
下一篇:Kigamicin 生物合成中天冬酰胺合成酶Orf56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