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1页 |
·研究不足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电影产业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电影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 第13-14页 |
·钻石模型在电影产业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第3章 中美电影产业现状比较 | 第16-23页 |
·票房收入 | 第16-17页 |
·电影发行量 | 第17-18页 |
·渗透率 | 第18-19页 |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 第19-20页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20-21页 |
·贸易开放度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4章 中美电影产业竞争力比较 | 第23-34页 |
·中美电影产业生产要素比较分析 | 第23-25页 |
·从资本要素看,美国融资机制完备,融资模式更加成熟 | 第23-24页 |
·从专业技术人才看,美国分工更加精细,电影教育先进 | 第24-25页 |
·中美电影产业需求条件比较分析 | 第25-26页 |
·中美电影产业相关及支持产业比较分析 | 第26-28页 |
·从旅游产业融合看,美国优势明显,国际影响力巨大 | 第26-27页 |
·从衍生品市场开发看,美国遥遥领先,中国仍在起步 | 第27-28页 |
·中美电影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的比较分析 | 第28-31页 |
·从发行市场结构看,美国公司实力更加均衡 | 第28-30页 |
·从放映市场结构看,美国相对稳定,中国仍在整合集中 | 第30-31页 |
·中美电影产业辅助因素比较分析 | 第31-32页 |
·从政府政策看,美国保护及优惠体系都更加健全 | 第31-32页 |
·从机遇分析看,技术进步给两国电影产业带来新机会 | 第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5章 中国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34-39页 |
·电影审查制限制项目开发 | 第34页 |
·融资模式不成熟,融资机制缺失,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 第34-35页 |
·制片机制不完善,缺乏高端电影制作人才 | 第35-36页 |
·电影类型单一,观影便利性不足 | 第36页 |
·发行与制作关联不强,海外发行量极小 | 第36-37页 |
·忽视衍生品开发,影视旅游开发度低 | 第37-39页 |
第6章 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 第39-46页 |
·国家层面——政策引导,大力扶持 | 第39-42页 |
·放开电影审查制度,推进电影分级改革 | 第39页 |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完善电影产业法律监管 | 第39-40页 |
·完善电影产业投融资体系 | 第40-41页 |
·改进电影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 第41-42页 |
·产业层面——构建多元化产业价值链 | 第42-44页 |
·增强电影产业上游 | 第42-43页 |
·拓展电影产业中游 | 第43页 |
·延伸电影产业下游 | 第43-44页 |
·企业层面——整合资源,构建大型娱乐传媒集团 | 第44页 |
·国际贸易角度——发挥文化优势,加强国际交流 | 第44-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