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1 关于孤儿的研究 | 第9页 |
·孤儿的概念 | 第9页 |
·孤儿心理现状的研究 | 第9页 |
·孤儿心理健康的研究 | 第9页 |
·孤儿同伴交往的研究 | 第9页 |
2 关于人际信任的研究 | 第9-14页 |
·人际信任的概念 | 第9-10页 |
·人际信任的分类 | 第10-11页 |
·根据信任对象进行分类 | 第10页 |
·根据信任的高低程度进行分类 | 第10-11页 |
·根据信任产生的机制进行分类 | 第11页 |
·人际信任的理论 | 第11-12页 |
·文化决定理论 | 第11-12页 |
·道德基础理论 | 第12页 |
·认识发生理论 | 第12页 |
·人际信任的测量 | 第12-13页 |
·人际信任量表 | 第12页 |
·特定人际信任量表 | 第12-13页 |
·信任量表 | 第13页 |
·信赖他人量表 | 第13页 |
·国外关于信任研究的现状 | 第13页 |
·国内关于信任研究的现状 | 第13-14页 |
3 关于内隐人际信任的研究 | 第14-17页 |
·内隐人际信任的概念 | 第14-15页 |
·内隐人际信任的理论依据 | 第15页 |
·人际信任内隐性的测量方式 | 第15-16页 |
·内隐联想测验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 | 第15页 |
·GO/NO-GO联想任务 | 第15-16页 |
·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 ( The Extrinsic Affect Simon TasK简称EAST ) | 第16页 |
·情绪斯特鲁普(Stroop)范式 | 第16页 |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关系 | 第16-17页 |
·内隐态度—外显态度同一理论 | 第16-17页 |
·内隐态度—外显态度分离理论 | 第17页 |
·内隐人际信任的改变方法 | 第17页 |
4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17-18页 |
5 问题提出 | 第18页 |
6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7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理论意义 | 第19页 |
·实践意义 | 第19页 |
8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 第20-30页 |
研究一:孤儿人际信任的内隐效应及特征研究 | 第20-25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2 研究假设 | 第20页 |
3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4 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研究工具 | 第20-21页 |
·实验设计 | 第21页 |
·实验程序 | 第21-22页 |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研究结果 | 第23-25页 |
·孤儿人际信任的内隐效应检验 | 第23页 |
·孤儿人际信任内隐效应的性别差异检验 | 第23页 |
·孤儿内隐人际信任的年级差异检验 | 第23-25页 |
研究二:孤儿内隐人际信任与外显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2 研究假设 | 第25页 |
3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4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研究工具 | 第25页 |
·自编内隐联想测验 | 第25页 |
·《人际信任量表》 | 第25页 |
·实验程序 | 第25页 |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研究结果 | 第26-27页 |
·孤儿外显人际信任的总体测量结果 | 第26页 |
·孤儿外显人际信任的性别差异检验 | 第26页 |
·孤儿外显人际信任的年级差异检验 | 第26页 |
·孤儿外显人际信任与内隐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研究三:孤儿内隐人际信任的阈下干预研究 | 第27-30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2 研究假设 | 第27页 |
3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4 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研究工具 | 第27页 |
·自编内隐联想测验 | 第27页 |
·实验设计 | 第27-28页 |
·实验程序 | 第28页 |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研究结果 | 第28-30页 |
·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内隐效应同质性检验 | 第28-29页 |
·干预前后实验组与控制组分数改变量的差异检验 | 第29-30页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第30-35页 |
1 孤儿内隐人际信任实验结果的分析 | 第30-31页 |
·孤儿人际信任的内隐效应分析 | 第30页 |
·孤儿人际信任内隐效应的差异性分析 | 第30-31页 |
2 孤儿外显人际信任研究的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孤儿外显人际信任的总体分析 | 第31页 |
·孤儿外显人际信任的差异性分析 | 第31-32页 |
3 孤儿外显人际信任与内隐人际信任的关系分析 | 第32-33页 |
4 孤儿内隐人际信任的干预效果分析 | 第33-35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35-36页 |
第五部分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附录 | 第42-47页 |
附录一:内隐人际信任的测量材料 | 第42-43页 |
附录二:IAT实验程序指导语 | 第43-45页 |
附录三:人际信任问卷 | 第45-46页 |
附录四:评价性条件反射(EC)指导语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