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校瑜伽选修课学生锻炼坚持性研究--基于自主行为理论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前言 | 第10-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国内高校瑜伽课程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外锻炼坚持性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 | 第13-16页 |
·锻炼行为理论的发展 | 第16-18页 |
·自主行为理论简述 | 第18-20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0-26页 |
·研究假设 | 第20页 |
·问卷的编制 | 第20-23页 |
·研究变量的说明 | 第20-22页 |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22-23页 |
·问卷的测试 | 第23-24页 |
·被试 | 第23页 |
·测量工具 | 第23-24页 |
·测量过程 | 第24页 |
·数据统计方法 | 第24-26页 |
·统计工具 | 第24页 |
·统计思路 | 第24-26页 |
4 结果 | 第26-34页 |
·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26-27页 |
·TAB模型几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26页 |
·“坚持或放弃锻炼的原因”与其他变量的相关分析 | 第26-27页 |
·“坚持或放弃锻炼的原因”的9个选项 | 第27页 |
·配对样本 T 检验:一测和二测的变量差异比较 | 第27-28页 |
·路径分析 | 第28-34页 |
·TAB的心理动力模型 | 第28-30页 |
·TAB心理动力核心变量对锻炼行为的预测 | 第30-34页 |
5 讨论 | 第34-40页 |
·对统计结果进行讨论 | 第34-37页 |
·TAB模型几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的讨论 | 第34页 |
·“坚持或放弃锻炼的原因”与其他变量相关的讨论 | 第34-35页 |
·两次施测变量差异比较的讨论 | 第35页 |
·TAB心理动力模型的讨论 | 第35页 |
·TAB锻炼预测模型的讨论 | 第35-37页 |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37-39页 |
·本研究的创新 | 第37-38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38-39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39-40页 |
6 结论 | 第40-42页 |
·研究结论 | 第40页 |
·对高校瑜伽选修课程的发展建议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