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6-26页 |
第一节 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类型及其目标 | 第16-20页 |
一、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财政转移支付的类型 | 第17-18页 |
三、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 | 第18-20页 |
第二节 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一、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0页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21页 |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21页 |
第三节 财政转移支付的效应分析及比较 | 第21-26页 |
一、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效应分析 | 第21-23页 |
二、专项转移支付的效应分析 | 第23-24页 |
三、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的效应比较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我国省对下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基本框架 | 第26-36页 |
第一节 我国省对下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分配方法 | 第26-31页 |
一、标准收支法 | 第26-27页 |
二、最低保障法 | 第27-28页 |
三、激励约束法 | 第28-31页 |
第二节 我国省对下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分析 | 第31-33页 |
一、比重 a:省对下均衡性转移支付 C/中央对地方补助 A | 第32页 |
二、比重 b:省对下均衡性转移支付 C/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 B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33-36页 |
一、中西部地区省对下均衡性转移支付存在明显的“学习效应” | 第33-34页 |
二、区域之间省级财政对下转移支付制度安排有不同的自由裁量权 | 第34-35页 |
三、中部与西部之间的差异远远小于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异 | 第35页 |
四、东部省份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政策效应要明显弱于中西部地区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省对下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实证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 第36-58页 |
第一节 云南省对县(市)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现状分析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均衡性转移支付财力均等化的效应分析 | 第38-57页 |
一、指标的选取 | 第39-42页 |
二、不考虑成本差异因素的分析方法 | 第42-46页 |
三、考虑成本差异因素的分析方法 | 第46-55页 |
四、固定效用分析 | 第55-57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我国省对下均衡性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58-64页 |
第一节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规模较小,平衡地区间的财力均衡能力有限 | 第58-60页 |
第二节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设计理念不合理,不利于财力均衡效应的发挥...52 | 第60-62页 |
第三节 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不科学,影响财力均等化效果 | 第62-64页 |
第六章 政策展望 | 第64-68页 |
第一节 增强省级财力,加大转移支付规模 | 第64-65页 |
第二节 合理调整省对下转移支付结构,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 | 第65-66页 |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省对下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