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风险预警基础分析 | 第13-22页 |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风险概述 | 第13-19页 |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风险形成机理 | 第13-15页 |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风险特征 | 第15-16页 |
·西部地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面临的各类风险 | 第16-19页 |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风险预警机制概述 | 第19-22页 |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风险预警机制目标及基本功能 | 第19-20页 |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风险预警机制的原则 | 第20页 |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风险预警机制流程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选取 | 第22-35页 |
·指标体系选取条件 | 第22页 |
·风险预警指标的初步选择 | 第22-26页 |
·财政风险预警指标 | 第23页 |
·管理风险预警指标 | 第23-24页 |
·经济风险预警指标 | 第24-25页 |
·社会风险预警指标 | 第25-26页 |
·财政体制改革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6-35页 |
·聚类分析法 | 第26-27页 |
·县级样本的筛选 | 第27-33页 |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33-34页 |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特点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风险预警模型 | 第35-51页 |
·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 | 第35-46页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35页 |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 第35-38页 |
·风险预警模型的指标权重 | 第38-41页 |
·单一指标的评判 | 第41-43页 |
·财政体制改革风险预警的综合评判模型 | 第43-46页 |
·风险预警模型的特征 | 第46页 |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风险预警模型应用实例 | 第46-51页 |
·单一风险预警指标的评判 | 第46-47页 |
·目标层风险判断 | 第47-49页 |
·综合风险判断 | 第49-51页 |
第五章 西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配套措施 | 第51-55页 |
·财政体制改革 | 第51-53页 |
·理顺省以下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 第51-52页 |
·加强西部地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 | 第52页 |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第52-53页 |
·行政体制改革 | 第53-55页 |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第53页 |
·推动人事体制改革 | 第53-54页 |
·建立合适的监管机制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5-57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5页 |
·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表 风险预警指标原始数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