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垄断法农业适用除外制度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一、反垄断法农业适用除外制度的机理 | 第15-21页 |
(一) 除外制度的定义和价值 | 第15-18页 |
1. 比较法上的定义 | 第15-16页 |
2. 功能和价值 | 第16-17页 |
3. 改革和趋势 | 第17-18页 |
(二) 农业适用除外制度的原因 | 第18-21页 |
1. 农业适用除外制度的原因 | 第19-20页 |
2. 农业适用除外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20-21页 |
二、我国反垄断法农业适用除外制度特殊性 | 第21-29页 |
(一) 我国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的区别 | 第21-22页 |
(二) 我国“入世”承诺对农业的影响 | 第22-23页 |
(三) 我国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举措 | 第23-24页 |
(四) 我国竞争政策与农业政策的冲突 | 第24-29页 |
1. 农业政策 | 第24-26页 |
2. 竞争政策 | 第26-29页 |
三、国外立法例及发展趋势 | 第29-34页 |
(一) 国外的实体性规定 | 第29-32页 |
1. 美国 | 第29-31页 |
2. 欧盟 | 第31-32页 |
3. 德国 | 第32页 |
(二) 国外的程序性规定 | 第32-33页 |
(三) 国外反垄断规制的新趋势 | 第33-34页 |
四、我国反垄断法农业除外制度的构建 | 第34-44页 |
(一) 立法体例 | 第34页 |
(二) 范围界定 | 第34-40页 |
1. 主体的界定 | 第35-37页 |
2. 农产品的界定 | 第37-38页 |
3. 合法行为的界定 | 第38-40页 |
(三) 认定程序与监督机制 | 第40-44页 |
1. 认定权的设置 | 第40-41页 |
2. 认定程序的运行 | 第41-42页 |
3. 约束与监督机制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