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的法理分析 | 第10-20页 |
(一) 政府经济理论分析 | 第10-12页 |
1、政府经济合法性基础:公共物品理论 | 第10-11页 |
2、政府经济功能:公共服务受托方 | 第11-12页 |
(二) 国有资本收益权的法理分析 | 第12-20页 |
1、国有资本收益权概述 | 第12-13页 |
2、国有资本收益权的制度保障 | 第13-20页 |
二、我国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问题分析 | 第20-30页 |
(一) 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制度主体性缺失 | 第20-24页 |
1、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组织形式不明晰 | 第21-23页 |
2、不同国家机关之间的职责分配不均衡 | 第23-24页 |
(二) 国有资本收益预算制度可操作性不强 | 第24-26页 |
1、国有资本预算目标错位 | 第25-26页 |
2、国有资本预算内涵过于狭隘 | 第26页 |
(三) 国有资本收缴监督未能与时俱进 | 第26-30页 |
1、信息披露制度不充分 | 第27-28页 |
2、绩效监督不合理 | 第28-29页 |
3、审计监督不科学 | 第29-30页 |
三、完善我国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的建议 | 第30-40页 |
(一) 强化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组织的主体地位 | 第30-34页 |
1、必须明确国有资本管理组织的管理职能 | 第30-32页 |
2、界定清楚各类国家机关间的纵横协调关系 | 第32-34页 |
(二) 提升国有资本收益收缴预算制度的可操作性 | 第34-36页 |
1、重构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价值目标 | 第34页 |
2、扩大国有资本预算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 | 第34-36页 |
(三) 加强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的监督力度 | 第36-40页 |
1、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36-37页 |
2、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 第37-38页 |
3、完善审计监督制度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