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一、房地产信托概述 | 第11-25页 |
(一) 信托理论简述 | 第11-14页 |
1、用益制度的起源 | 第11-12页 |
2、现代信托的理论 | 第12-14页 |
(二) 房地产信托的法律构成要件 | 第14-16页 |
(三) 我国房地产信托业务中频发的法律风险 | 第16-19页 |
1、房产信托项目文书不实的法律风险 | 第17页 |
2、违约设立信托计划的法律风险 | 第17-18页 |
3、信托资金被违规使用的法律风险 | 第18页 |
4、信托担保形同虚设的法律风险 | 第18页 |
5、信托报酬不能按时得到偿付的法律风险 | 第18-19页 |
(四) 我国房地产投资的信托运营模式 | 第19-25页 |
1、契约型与公司型 | 第20页 |
2、封闭式与开放式 | 第20-22页 |
3、抵押贷款型 | 第22-23页 |
4、股权投资型 | 第23页 |
5、权益投资型 | 第23-25页 |
二、对比美国、日本两国房地产信托法律制度 | 第25-34页 |
(一) 美式房地产信托法律制度 | 第25-29页 |
1、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发展 | 第25-27页 |
2、美国房地产信托法律制度的主要要求 | 第27-29页 |
(二) 日本房地产信托法律制度 | 第29-31页 |
1、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发展 | 第29-30页 |
2、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运作模式 | 第30-31页 |
(三) 对美日房地产信托的小结 | 第31-34页 |
三、我国房地产信托的现有法律制度与问题 | 第34-40页 |
(一) 我国房地产信托发展现状 | 第34-35页 |
(二) 我国房地产信托领域法律制度的缺陷 | 第35-40页 |
1、缺乏专业监管机构 | 第36-37页 |
2、现有法规落后、监管依据存在空白 | 第37-38页 |
3、信托财产信息披露不够 | 第38-40页 |
四、我国房地产信托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0-47页 |
(一) 加强监管控制房地产信托当中的法律风险 | 第40-44页 |
1、房地产资金信托监管的应有价值:安全和效益性统一 | 第40页 |
2、专业信托监管机构的设立 | 第40-41页 |
3、减少现有法规冲突、增立行业监管法规 | 第41页 |
4、行政执法的完善、创造良好监管环境 | 第41-42页 |
5、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 第42-43页 |
6、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3-44页 |
(二) 所有权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44-45页 |
(三) 合理征税、鼓励信托产业发展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