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化学传感器论文

基于纳米材料小分子化合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33页
   ·电化学分析方法第10-14页
     ·循环伏安法的原理及应用第11-12页
     ·微分脉冲伏法的原理及优缺点第12-13页
     ·计时电流法的原理和应用第13页
     ·电化学沉积的原理及其应用第13-14页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第14-19页
     ·金属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第14-17页
       ·金纳米粒子第14-15页
       ·泡沫镍第15-16页
       ·量子点第16-17页
     ·导电聚合物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第17-19页
       ·聚噻吩第18-19页
     ·其他类型纳米材料第19页
   ·生物体内小分子化合物的检测第19-24页
     ·葡萄糖检测第19-22页
       ·生物传感器法检测葡萄糖第20-22页
       ·其他葡萄糖检测方法第22页
     ·多巴胺检测第22-24页
   ·邻氨基苯酚检测第24-25页
     ·邻氨基苯酚的检测方法第25页
   ·立题依据第25-27页
 参考文献第27-33页
第二章 基于金纳米粒子修饰泡沫镍电极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33-42页
   ·引言第33页
   ·实验部分第33-34页
     ·仪器与试剂第33-34页
     ·泡沫镍电极的处理第34页
     ·金纳米粒子修饰泡沫镍电极的制备第34页
     ·葡萄糖的电化学检测第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40页
     ·泡沫镍电极的表面性质分析第34-35页
     ·葡萄糖的电极响应第35-36页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36页
     ·pH值的影响第36-37页
     ·AuNPs/泡沫镍电极对葡萄糖的检测第37-38页
     ·沉积金纳米粒子的泡沫镍电极检测葡萄糖的选择性第38-39页
     ·几种葡萄糖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的对比图第39-40页
     ·实际样品的检测第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第三章 基于聚噻吩膜/多壁碳纳米管/AuNPs修饰电极的多巴胺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42-55页
   ·引言第42页
   ·实验部分第42-44页
     ·试剂第42-43页
     ·仪器第43页
     ·氯金酸储备液的配置第43页
     ·多壁碳纳米管的处理第43页
     ·金纳米粒子(Au NPs)的制备及表征第43页
     ·玻碳电极的前处理及修饰第43-44页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44页
     ·多巴胺的测定第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52页
     ·聚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的表征第44-45页
     ·金纳米粒子的表征第45页
     ·多巴胺的电极响应第45-46页
     ·聚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实验条件优化第46-47页
     ·金纳米粒用量的优化第47-48页
     ·pH 的优化第48页
     ·扫描速率对多巴胺测定的影响第48-49页
     ·聚合物膜和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多巴胺的检测第49-50页
     ·修饰电极对多巴胺的选择性第50-51页
     ·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实际样品的检测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第四章 以CdSe QD为基础的高灵敏的邻氨基酚电致化学发光检测第55-67页
   ·引言第55-56页
   ·实验部分第56-58页
     ·试剂第56页
     ·仪器第56页
     ·CdSe 量子点的合成第56-57页
     ·工作电极的修饰第57页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57页
     ·电致化学发光法检测邻氨基苯酚第57-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64页
     ·实验原理第58页
     ·CdSe 量子点的表征第58-59页
     ·电极表面修饰过程的表征第59-60页
     ·实验条件优化第60-61页
     ·对邻氨基苯酚的检测第61-63页
     ·干扰物质对邻氨基苯酚检测的影响第63页
     ·几种邻氨基苯酚检测方法对比第63-64页
     ·水样中邻氨基苯酚的检测第64页
   ·小结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结论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待发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O2/WO3/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下一篇:新型信号放大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