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shover分析方法在框剪结构中抗震性能分析与应用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20页 |
| ·引言 | 第7页 |
| ·工程结构震害现象 | 第7-10页 |
| ·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和原则 | 第10-12页 |
|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概述 | 第12-13页 |
| ·Pushover分析方法的发展和现状 | 第13-17页 |
| ·Pushover方法在国外的发展和现状 | 第14-15页 |
| ·Pushover方法在国内的发展和现状 | 第15-17页 |
| ·本文进行的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 ·本文研究内容的背景 | 第17-18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其目的 | 第18页 |
| ·本课题进行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第2章 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 | 第20-34页 |
| ·Pushover方法的原理概述及其用途 | 第20-21页 |
| ·Pushover分析方法概述 | 第20页 |
| ·Pushover分析方法的用途 | 第20-21页 |
| ·Pushover分析的前提条件 | 第21-23页 |
| ·Pushover分析方法的加载模式 | 第23-25页 |
| ·固定分布形式 | 第23-24页 |
| ·自适应分布形式 | 第24页 |
| ·广义乘方分布形式 | 第24页 |
| ·其他形式的加载模式 | 第24-25页 |
| ·比较典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第25-32页 |
| ·能力谱方法 | 第25-29页 |
| ·目标位移方法 | 第29-30页 |
| ·适应谱Pushover方法 | 第30-32页 |
| ·Pushover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 第32-34页 |
| 第3章 实例模型计算分析 | 第34-66页 |
| ·建立结构计算模型 | 第34-36页 |
| ·结构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 第36-43页 |
| ·SATWE分析基本参数的设定 | 第36-37页 |
| ·SATWE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 | 第37-43页 |
|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 第43-44页 |
| ·Pushover静力弹塑性计算分析 | 第44-55页 |
| ·Pushover计算程序 | 第44-48页 |
| ·Pushover分析过程 | 第48-50页 |
| ·Pushover分析结果 | 第50-55页 |
| ·Pushover计算结果与动力时程分析比较 | 第55-56页 |
| ·Pushover分析的影响因素 | 第56-64页 |
| ·荷载形式因素 | 第56-60页 |
| ·建筑高度因素 | 第60-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展望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