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监管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绪论第12-20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一、 研究背景第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3-16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三、 研究概述第15-16页
 第三节 研究中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第16-19页
  一、 相关概念第16-18页
  二、 相关理论第18-19页
 第四节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9-20页
  一、 存在的创新点第19页
  二、 存在的不足第19-20页
第一章 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案例及启示第20-23页
 第一节 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案例第20-21页
  一、 全国首例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犯罪案第20页
  二、 上海特大个人信息外泄案第20-21页
 第二节 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案例启示第21-23页
  一、 个人信息存在安全隐患第21页
  二、 个人信息缺乏全过程的安全监管第21-23页
第二章 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监管问题现状分析第23-32页
 第一节 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第23-26页
  一、 初步制定个人信息的法律机制第23-25页
  二、 确定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标准第25-26页
  三、 个人信息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第26页
 第二节 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监管问题分析第26-29页
  一、 监管主体责任不清第26-27页
  二、 监管法律法规宽泛第27页
  三、 监管方式单一第27-28页
  四、 监管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第28页
  五、 监管体系不完整第28-29页
 第三节 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32页
  一、 监管制度不健全第29页
  二、 监管部门多头管理第29-30页
  三、 “信托责任”缺失第30-31页
  四、 信息安全意识淡薄第31-32页
第三章 国外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管理的经验借鉴第32-38页
 第一节 发达国家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经验第32-35页
  一、 欧盟模式第32-33页
  二、 美国模式第33-35页
  三、 日本模式第35页
 第二节 国外个人信息保护对我国的启示第35-38页
  一、 重视提升立法的规范性、权威性第35-36页
  二、 重视增强法律措施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第36页
  三、 强化监管行为的法治性第36-37页
  四、 重视提高信息使用者的自律性第37-38页
第四章 加强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监管对策第38-48页
 第一节 完善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第38-40页
  一、 健全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第38-39页
  二、 制定明确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标准第39-40页
 第二节 明确监管主体的相关责任第40-42页
  一、 政府相关部门是主要的监管主体第40页
  二、 建立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责任制第40-42页
 第三节 拓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监管方式第42-46页
  一、 政府部门监督第43页
  二、 社会组织监管第43-46页
 第四节 培养公民个人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第46-48页
  一、 增强公民个人的信息安全意识第46页
  二、 开展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教育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附录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研究
下一篇:人际信任对创业团队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