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我国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绪论第11-20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13-17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第17-20页
  一、 主要研究思路第17-18页
  二、 研究方法第18页
  三、 本文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8-20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第20-30页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第20-23页
  一、 非政府组织的定义第20-22页
  二、 非政府组织的分类第22-23页
 第二节 政治参与的概念第23-27页
  一、 政治参与的定义第23-25页
  二、 政治参与的主体第25-26页
  三、 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第26-27页
 第三节 理论基础第27-30页
  一、 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理论第27-28页
  二、 公民社会理论第28-29页
  三、 治理理论第29-30页
第二章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引导公民政治参与优势第30-35页
 第一节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第30-31页
  一、 改革开放前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第30页
  二、 改革开放以来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第30-31页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必要性第31-33页
  一、 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公民社会发展的需要第31-32页
  二、 提高公民的政治文化的需要第32页
  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第32-33页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优势第33-35页
  一、 具有深入社会基层的优势第33页
  二、 具有及时调整的优势第33-34页
  三、 具有善于沟通政府与公民的优势第34-35页
第三章 我国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存在问题分析第35-46页
 第一节 我国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第35-40页
  一、 通过收集社会信息,反映公民诉求第35-36页
  二、 通过直接参与,维护公民利益第36-37页
  三、 通过法律途径,引导公民监督政府行为第37-38页
  四、 通过学术会议,加强多方交流第38-39页
  五、 通过平面媒体,多角度服务公民第39页
  六、 通过新闻媒介,培养公民素质第39-40页
 第二节 我国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分析第40-46页
  一、 非政府组织自身问题:资源、能力不足,自身建设不成熟第40-42页
  二、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在引导公民政治参与中未实现有效互动第42-44页
  三、 传统思想导致公民精神的缺位第44-45页
  四、 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第45-46页
第四章 国外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和启示第46-52页
 第一节 国外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第46-48页
  一、 大力发展基层非政府组织第46-47页
  二、 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联盟第47页
  三、 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第47-48页
 第二节 国外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启示第48-52页
  一、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有效合作第48-49页
  二、 非政府组织法律制度健全第49页
  三、 非政府组织可持续发展第49-50页
  四、 非政府组织具备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第50-52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第52-61页
 第一节 完善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组织基础第52-54页
  一、 完善非政府组织的自身管理建设第52-53页
  二、 健全非政府组织的财务管理机制第53-54页
  三、 完善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制度第54页
 第二节 完善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思想基础第54-56页
  一、 发展公民参与性政治文化第54-55页
  二、 发展参与式社会治理模式第55页
  三、 推进公民意识的教育第55-56页
 第三节 完善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基础第56-57页
  一、 完善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法律制度第56页
  二、 完善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管理制度第56-57页
 第四节 完善我国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社会基础第57-61页
  一、 拓展我国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第57-59页
  二、 提升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第59页
  三、 政府建立与非政府组织沟通的专门部门第59-61页
结束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问题探析
下一篇: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监管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