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昆虫学论文

角倍蚜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表目录第13-14页
图目录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9页
   ·引言第15-25页
     ·研究背景第15页
     ·蚜虫的研究现状第15-23页
     ·遗传多样性第23-25页
     ·转录组第25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5-26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6-2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技术路线第28-29页
第二章 角倍蚜各阶段形态特征及其生态学适应第29-39页
   ·材料与方法第29-31页
     ·供试蚜虫第29-30页
     ·样品的制备与观察第30-31页
     ·数据处理第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形态特征描述第31-33页
     ·形态特征的量度第33-34页
   ·讨论第34-39页
第三章 角倍形成过程中盐肤木叶翅的组织学分析第39-46页
   ·材料与方法第40-42页
     ·材料第40页
     ·方法第40-42页
   ·结果第42-44页
     ·虫瘿形成过程中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化第42-43页
     ·虫瘿形成过程中组织结构特征的变化第43-44页
   ·讨论第44-46页
第四章 角倍蚜瘿内外栖境的环境因子分析第46-55页
   ·材料与方法第47-48页
     ·试验对象及仪器第47页
     ·试验方法第47-48页
   ·结果第48-52页
     ·瘿内与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第48-51页
     ·藓层与环境的温度、湿度第51-52页
   ·讨论第52-55页
第五章 干雌和越冬若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55-65页
   ·材料与方法第55-59页
     ·材料第55-56页
     ·方法第56-59页
   ·结果与分析第59-62页
     ·DNA 提取第59页
     ·细胞色素氧化酶序列变异与单倍型统计第59-60页
     ·蚜虫遗传多样性分析第60-61页
     ·单倍型系统树的构建第61-62页
   ·讨论第62-65页
第六章 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越冬若蚜转录组分析第65-85页
   ·试验材料第65-66页
     ·藓盘的制备第65-66页
     ·蚜虫的培育第66页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66页
   ·试验方法第66-72页
     ·总 RNA 的提取第66-67页
     ·RNA 文库构建第67-69页
     ·测序第69页
     ·RT-PCR第69-72页
   ·试验结果第72-81页
     ·越冬若蚜迁飞率统计第72-73页
     ·RNA 提取及质量检测第73页
     ·转录组测序产量及拼接第73-75页
     ·unigenes 的功能注释第75-78页
     ·基因表达量统计第78-79页
     ·样本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第79页
     ·差异基因 GO 、KEGG 富集分析第79-80页
     ·生殖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第80-81页
     ·RT-PCR第81页
   ·讨论第81-85页
第七章 结论第85-88页
   ·主要结论第85-86页
   ·有待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向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109页
附表第109-116页
附图第116-139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139-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详细摘要第141-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整地措施对桉树幼林生长及林地环境变化的影响
下一篇:泡桐丛枝植原体胸苷酸激酶及tRNA-异戊烯基焦磷酸转移酶基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