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

基于“五I”理念的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26页
 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第9-12页
  一、问题提出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2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2-17页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原因第12-14页
  二、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的表现第14-15页
  三、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对策第15-17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7-18页
  一、研究思路第17-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页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26页
  一、课程的概念第18-20页
  二、课程设置的概念第20-21页
  三、“五I”理念第21-26页
第二章 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实然状况第26-39页
 第一节 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目标的单一性第26-30页
  一、信息化课程目标欠缺第27-29页
  二、课程目标功利性过强第29-30页
 第二节 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松散性第30-33页
  一、课程体系重“学”轻“术”第30-32页
  二、课程体系国际化特征不明显第32-33页
  三、课程体系缺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相融合第33页
 第三节 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的滞后性第33-36页
  一、课程内容前沿性不足第34-36页
  二、课程内容“学科结构”化第36页
 第四节 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评价的浅显性第36-39页
  一、缺乏对教学客体的评价第37-38页
  二、过于量化课程评价第38-39页
第三章 基于“五I”理念下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应然分析第39-42页
 第一节 “五I”理念与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适切性分析第39-41页
  一、“五I”理念使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创新度高于“三R”“三S”理念第39-40页
  二、“五I”理念能引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走向人文和谐第40-41页
 第二节 就“五I”理念开展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可行性分析第41-42页
  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是开展“五I”课程观的社会条件第41页
  二、研究性学习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开展“五I”课程观的新平台第41-42页
第四章 基于“五I”理念的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建议第42-47页
 第一节 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第42-43页
  一、建立信息化课程目标第42-43页
  二、课程目标去功利化第43页
 第二节 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第43-45页
  一、重视方法论课程的学习第43-44页
  二、建立具有国际化特征的课程体系第44页
  三、建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互相融合的课程体系第44-45页
 第三节 研发弹性课程内容第45-46页
  一、增加具有前沿性的课程内容第45页
  二、增加具有不确定性和生成性的课程内容第45-46页
 第四节 探索灵活的课程评价第46-47页
  一、丰富对教学客体的评价第46页
  二、增强评价中的直觉因素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附录第51-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透视与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下一篇:互动理论视阈下高校师生有效交往关系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