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我国企业并购立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20页 |
(一) 企业并购定义 | 第12页 |
(二) 我国企业并购的立法现状 | 第12-13页 |
(三) 我国企业并购方面的法律问题 | 第13-20页 |
1. 缺乏一部综合调控企业并购活动的法律或法规 | 第13-14页 |
2. 法律规范之间缺乏一致性,甚至相互冲突 | 第14-15页 |
3. 配套法律规范不及时不明确,存在法律空白及漏洞 | 第15-16页 |
4. 法律规范缺少可操作性,难以执行 | 第16-17页 |
5. 修订后的《公司法》关于公司合并制度设计的疏漏 | 第17-18页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配套规定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18-20页 |
二、国外和港台地区企业并购立法规定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0-28页 |
(一) 国外和港台地区企业并购立法规定 | 第20-26页 |
1. 美国主要企业并购法律 | 第20-21页 |
2. 英国的主要企业并购法律 | 第21-22页 |
3. 日本的主要企业并购法律 | 第22-23页 |
4. 台湾地区《企业并购法》的主要特色 | 第23-25页 |
5. 香港地区企业并购的法律规制 | 第25-26页 |
(二) 对我国企业并购法律的启示 | 第26-28页 |
1. 立法宗旨的启示 | 第26页 |
2. 立法技术的启示 | 第26-28页 |
三、我国企业并购对策 | 第28-35页 |
(一) 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企业并购法律,改变法出多门的情况 | 第28页 |
(二) 明确并完善并购争议解决机制 | 第28-29页 |
(三) 企业并购的行政许可与行政执法由专门机构统筹 | 第29-30页 |
(四) 完善我国企业并购中债权人保护制度 | 第30-33页 |
1. 区分债权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 第30-31页 |
2. 扩大清偿责任人的范围 | 第31页 |
3. 完善各项权利的具体内容和配套规定 | 第31-32页 |
4. 增加对企业并购的限制 | 第32-33页 |
(五) 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垄断法及其配套规定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