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空白票据的失票法律效力 | 第10-12页 |
(一) 空白票据失票的界定 | 第10-11页 |
(二) 空白票据补充权的法律效力分析 | 第11-12页 |
1. 补充权行使前空白票据的法律效力 | 第11-12页 |
2. 补充权行使后空白票据的法律效力 | 第12页 |
二、 空白票据的现行救济途径 | 第12-20页 |
(一) 遗失声明 | 第12-13页 |
(二) 挂失止付 | 第13-15页 |
1. 挂失止付的程序 | 第14页 |
2. 挂失止付实施中的问题 | 第14-15页 |
(三) 公示催告 | 第15-18页 |
1. 公示催告的程序 | 第15-16页 |
2. 空白票据的失票能否通过公示催告程序救济 | 第16-17页 |
3. 公示催告程序在立法与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四) 普通诉讼程序 | 第18-20页 |
三、空白票据失票救济途径之完善 | 第20-23页 |
(一) 明确空白票据被救济人的主体资格,扩大空白票据界定范围 | 第20页 |
(二) 挂失止付制度的完善 | 第20-21页 |
(三) 公示催告制度的完善 | 第21-22页 |
(四) 诉讼救济途径的取消 | 第22-23页 |
四、空白票据失票救济中善意持票人的保护 | 第23-28页 |
(一) 欠缺补充权授予情形 | 第24-25页 |
(二) 超越补充权授权范围的情形 | 第25-26页 |
(三) 空白票据出票人撤回补充权的情形 | 第26-27页 |
(四) 空白票据善意取得的后果 | 第27页 |
(五) 空白票据善意取得制度之完善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