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电动葫芦单梁桥式起重机的简介 | 第11-12页 |
| ·电动葫芦单梁桥式起重机的发展与现状 | 第12-14页 |
| ·现代起重机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国内葫芦式起重机发展简史及现状 | 第13-14页 |
| ·葫芦式起重机的新技术 | 第14-16页 |
| ·成组模块化新结构 | 第14页 |
| ·紧凑轻巧化新结构 | 第14页 |
| ·便于拆分化新结构 | 第14-15页 |
| ·铰接均衡化新结构 | 第15页 |
| ·新型布局化 | 第15页 |
| ·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 | 第15-16页 |
| ·参数化设计的现状和发展 | 第16-17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来源 | 第17页 |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采用的方法 | 第17页 |
| ·小结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的计算模型 | 第19-31页 |
| ·确定设计计算内容 | 第19-20页 |
| ·确定主梁的设计计算内容 | 第19-20页 |
| ·确定端粱计算内容 | 第20页 |
| ·主梁截面几何尺寸 | 第20-21页 |
| ·主梁截面面积 | 第20页 |
| ·主梁截面的形心位置 | 第20页 |
| ·主梁截面的惯性矩 | 第20-21页 |
| ·主梁强度计算 | 第21-27页 |
| ·受力分析 | 第21页 |
| ·主梁垂直弯曲应力 | 第21-22页 |
| ·主梁水平弯曲应力 | 第22-23页 |
| ·工字钢下翼缘板局部弯曲应力计算 | 第23-25页 |
| ·箱形梁翼缘局部弯曲应力计算 | 第25-26页 |
| ·端主梁截面剪应力 | 第26-27页 |
| ·主梁刚度计算 | 第27-28页 |
| ·垂直静刚度计算 | 第27页 |
| ·水平静刚度计算 | 第27页 |
| ·动刚度计算 | 第27-28页 |
| ·端梁设计计算 | 第28-30页 |
| ·端梁中央截面弯曲强度计算 | 第28-29页 |
| ·端梁支持截面剪切强度计算 | 第29页 |
| ·端梁腹板挤压应力计算 | 第29-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参数化设计关键技术 | 第31-47页 |
| ·ADO 访问数据库技术 | 第31-34页 |
| ·ADO 简介 | 第31页 |
| ·ADO 访问 Access 数据库 | 第31-32页 |
| ·ADO 对在 VC++中对 Access 数据库的访问和管理 | 第32-34页 |
| ·曲线拟合在参数化设计中的应用 | 第34-36页 |
| ·参数化建模 | 第36-46页 |
| ·基于 solidworks 的参数化建模技术 | 第37-38页 |
| ·CSldworks 类的实现 | 第38-41页 |
| ·桥式起重机的建模实例 | 第41-42页 |
| ·实现三维模型的自动装配 | 第42-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有限元分析及应用 | 第47-55页 |
| ·有限元分析简介 | 第47-48页 |
| ·Simulation 简介 | 第48页 |
| ·模型的静态分析 | 第48-51页 |
| ·静态分析的应用 | 第51-53页 |
| ·主梁截面为组合截面 | 第51-52页 |
| ·主梁截面是箱型截面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5页 |
| 第五章 工程实例 | 第55-67页 |
| ·软件实现的方法 | 第55-57页 |
| ·参数化设计 | 第55页 |
| ·可视化设计 | 第55-56页 |
| ·软件开发平台 | 第56-57页 |
| ·软件操作界面简介 | 第57-65页 |
| ·软件登陆界面 | 第57页 |
| ·基本参数输入界面 | 第57-65页 |
| ·小结 | 第65-6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67页 |
| ·工作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