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传统养老方式难以为继 | 第15-16页 |
·社区养老服务成主要社会政策议题 | 第16页 |
·上海市松江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理论意义 | 第17页 |
·现实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社区养老服务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第18页 |
·关于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研究 | 第18-19页 |
·关于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述评 | 第19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社区养老服务的国内外比较及经验借鉴 | 第21页 |
·社区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与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21页 |
·体现以优化服务质量为目的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模型选择 | 第21页 |
·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松江区社区养老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 | 第21-22页 |
·研究路线图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4-34页 |
·社区养老服务概述 | 第24-26页 |
·社区养老 | 第24页 |
·社区养老服务 | 第24-25页 |
·社区养老服务的特性 | 第25页 |
·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 | 第25-26页 |
·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理论依据 | 第26-28页 |
·人类需求理论 | 第26-27页 |
·社区服务理论 | 第27页 |
·服务质量的相关理论 | 第27-28页 |
·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与满意度 | 第28-31页 |
·社区养老服务特性分析 | 第28-29页 |
·顾客满意度代表模型 | 第29-31页 |
·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理论模型的形成 | 第31-34页 |
·可靠性 | 第31页 |
·响应性 | 第31-32页 |
·保证性 | 第32页 |
·移情性 | 第32页 |
·有形性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国内外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研究 | 第34-41页 |
·国外典型国家的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对比研究 | 第34-37页 |
·英国的社区照顾 | 第34页 |
·美国的退休社区 | 第34-35页 |
·日本的社区照护 | 第35-37页 |
·国内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研究 | 第37-38页 |
·北京社区养老服务 | 第37-38页 |
·香港社区照顾及支援服务 | 第38页 |
·国外社区养老服务实践经验借鉴 | 第38-41页 |
·注重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功能 | 第39页 |
·依托社区开展各项为老服务工作 | 第39页 |
·按照老年人需求变化设置多样化的为老服务项目 | 第39页 |
·重视为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建设 | 第39-40页 |
·积极推进民众参与为老服务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优化的影响因素确定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1-70页 |
·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优化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 | 第41页 |
·影响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41-42页 |
·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的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初步选择 | 第42-49页 |
·基于逐步回归方法的一级影响因素及其指标的筛选 | 第44-49页 |
·从供需两方面分析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优化的影响因素 | 第49-52页 |
·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 第49-50页 |
·社区养老服务政府和社会供给分析 | 第50-51页 |
·初步确定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优化的各级影响因素 | 第51-52页 |
·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第52-70页 |
·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52页 |
·建立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52-54页 |
·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第54-62页 |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权重系数计算 | 第62-70页 |
第五章 松江区社区养老服务实施质量的综合评价 | 第70-89页 |
·松江区区域概况 | 第70-72页 |
·松江区老年人口状况 | 第70页 |
·松江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 第70-71页 |
·松江区现行其他养老方式的问题分析 | 第71-72页 |
·松江区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现状的调查研究 | 第72-77页 |
·研究样本的确定 | 第72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72页 |
·样本地区调查问卷的发放情况及结果描述 | 第72-73页 |
·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 第73-76页 |
·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分析 | 第76-77页 |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行效应的综合评价 | 第77-89页 |
·模型介绍 | 第77-78页 |
·松江区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现状分析 | 第78-81页 |
·松江区社区养老服务实施质量的评价结果 | 第81-86页 |
·松江区社区养老服务实施质量的评价结果分析 | 第86-89页 |
第六章 优化松江区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对策建议 | 第89-99页 |
·宏观层面上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对策建议 | 第89-91页 |
·完善社区养老相关的政策法规 | 第89页 |
·从多渠道筹集社区养老服务资金 | 第89-91页 |
·中观层面上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对策建议 | 第91-95页 |
·加强和完善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 | 第91-92页 |
·丰富老年人的社区活动 | 第92-93页 |
·建立合理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 | 第93-95页 |
·微观层面上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对策 | 第95-99页 |
·宣传强化社区养老服务的观念 | 第95页 |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 | 第95-97页 |
·社区养老各主体间关系的协调 | 第97-98页 |
·社区养老模式中家庭、社区、机构间的关系协调 | 第98-9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附录 | 第104-116页 |
附录1:松江区社区养老服务认可度、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104-107页 |
附录2: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107-108页 |
附录3:松江区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研究:专家咨询评议表 | 第108-112页 |
附录4:松江区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状况现状调研表 | 第112-113页 |
附录5 三级指标两两比较结果 | 第113-11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