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8页 |
·人口老龄化增加了机构养老需求 | 第15-16页 |
·家庭照顾功能弱化是机构养老的推力 | 第16-17页 |
·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客观要求 | 第17页 |
·机构养老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 | 第17-18页 |
·相关政策支持为机构养老资源配置提供方向 | 第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理论意义 | 第18-19页 |
·实践意义 | 第19-20页 |
·文献综述 | 第20-26页 |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机制研究 | 第20-21页 |
·政府在机构养老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第21-23页 |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23-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26页 |
·社会调查法 | 第26-27页 |
·统计分析法 | 第27页 |
·经济学方法 | 第27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27页 |
·研究框架 | 第27-29页 |
·研究思路 | 第27-29页 |
·设计方案 | 第29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31-43页 |
·概念界定 | 第31-33页 |
·机构养老与养老机构 | 第31页 |
·机构养老资源 | 第31-32页 |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 | 第32-33页 |
·理论基础 | 第33-38页 |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系统的理论构成 | 第38-43页 |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动因分析 | 第38-39页 |
·机构养老资源供需的一般分析 | 第39-40页 |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机制分析 | 第40-41页 |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内容指标 | 第41-43页 |
第三章 上海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历史回顾和启示 | 第43-49页 |
·上海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历史回顾 | 第43-46页 |
·第一阶段(1949-1978):机构养老资源的计划配置时期 | 第43页 |
·第二阶段(1979-1997):机构养老资源配置转型期 | 第43-44页 |
·第三阶段(1978-1997):政府、市场、社会配置相结合时期 | 第44-46页 |
·上海机构养老资源配置历程的特点和启示 | 第46-49页 |
·上海机构养老资源配置历程特点 | 第46-47页 |
·上海机构养老资源配置历程的启示 | 第47-49页 |
第四章 上海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 | 第49-76页 |
·上海基本情况概述 | 第49-53页 |
·上海地理概况 | 第49页 |
·上海老年人口概况 | 第49-52页 |
·上海经济发展概况 | 第52-53页 |
·上海机构养老资源的需求分析 | 第53-58页 |
·上海机构养老资源的供给现状 | 第58-76页 |
·上海机构养老资源供给的宏观分析 | 第58-67页 |
·上海机构养老资源供给的实证调查 | 第67-76页 |
第五章 上海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评价及问题分析 | 第76-105页 |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76-78页 |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评价目标 | 第76页 |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评价原则 | 第76页 |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76-78页 |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宏观层次评价 | 第78-86页 |
·机构养老资源数量满足需求的程度 | 第78-80页 |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结构的评价 | 第80-85页 |
·机构养老资源的利用情况评价 | 第85-86页 |
·小结 | 第86页 |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微观层次评价 | 第86-98页 |
·样本的描述分析 | 第86-87页 |
·满意度的描述性分析 | 第87-88页 |
·满意度的因子分析及评价 | 第88-96页 |
·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 第96-98页 |
·小结 | 第98页 |
·上海机构养老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98-105页 |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总量相对不足 | 第98-100页 |
·人力资源配置水平有待提高 | 第100页 |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 第100-102页 |
·养老机构结构分类不明显、功能单一 | 第102-103页 |
·机构养老资源利用存在低效率 | 第103页 |
·政府财力资源配置相对不足 | 第103-104页 |
·机构养老发展的配套政策缺失 | 第104-105页 |
第六章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国内外比较和经验借鉴 | 第105-116页 |
·国际上典型国家机构养老资源配置比较 | 第105-110页 |
·美国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现状 | 第105-106页 |
·瑞典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现状 | 第106-107页 |
·澳大利亚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现状 | 第107-110页 |
·国内典型地区机构养老资源配置比较 | 第110-113页 |
·香港地区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分析 | 第110-112页 |
·广州地区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分析 | 第112-113页 |
·经验借鉴和启示 | 第113-116页 |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第114页 |
·鼓励多种运营模式的发展 | 第114页 |
·养老机构选址要慎重和得当 | 第114-115页 |
·建立统一的机构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标准 | 第115页 |
·加强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 | 第115-116页 |
第七章 优化上海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方案设计 | 第116-141页 |
·优化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指导思想 | 第116页 |
·优化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原则 | 第116-117页 |
·以老人的需要和需求为基础 | 第116页 |
·公平与社会效率相结合 | 第116-117页 |
·功能分类 | 第117页 |
·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 第117页 |
·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 | 第117页 |
·优化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方案设计 | 第117-120页 |
·科学预测、提高增量 | 第118-119页 |
·调节结构、消化存量 | 第119页 |
·加强体制机制的改革、提高质量 | 第119-120页 |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平衡预测 | 第120-135页 |
·床位需求趋势预测 | 第120-130页 |
·床位资源的供给趋势分析 | 第130-133页 |
·床位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 | 第133-134页 |
·养老护理员需求趋势预测 | 第134-135页 |
·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第135-141页 |
·上海地方财政收入趋势预测 | 第135-139页 |
·财政供给床位的承受能力分析 | 第139页 |
·护理员公益岗位补贴的可行性分析 | 第139-141页 |
第八章 完善上海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 第141-150页 |
·完善配套政策与加强顶层设计 | 第141-142页 |
·多元主体供给、提高增量 | 第142-143页 |
·促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 第143-144页 |
·加强人力资源队伍的建设 | 第144-145页 |
·提高机构养老资源的利用率 | 第145-147页 |
·大力支持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发展 | 第147-148页 |
·创新养老机构的管理及运行模式 | 第148-150页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50-152页 |
·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论 | 第150-151页 |
·研究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第151-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56页 |
附录 | 第156-165页 |
附录1 | 第156-159页 |
附录2 | 第159-162页 |
附录3 | 第162-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65-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