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墩柱地震易损性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引言第14-15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5-17页
   ·地震易损性的定义第17页
   ·地震易损性的发展第17-21页
     ·结构易损性指数第17-19页
     ·经验易损性曲线和理论易损性曲线第19-20页
     ·易损性分析方法的比较第20-21页
   ·本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工作内容第21-24页
第二章 桥梁结构易损性分析理论与方法第24-44页
   ·概述第24-25页
   ·理论易损性曲线的建立方法和流程第25-26页
   ·选取地震加速度时程第26-34页
     ·地震波的分类第27-28页
     ·地震波的特性第28-34页
     ·地震动参数的选取第34页
   ·连续梁桥墩柱损伤指标的确定第34-40页
     ·破坏准则第35-37页
     ·墩柱的损伤状态与损伤指标的确定第37-40页
   ·时程分析第40-42页
     ·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简介第40页
     ·时程分析的步骤第40-41页
     ·直接积分法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弯矩曲率分析及损伤指标的计算第44-54页
   ·工程概述第44-45页
   ·用 MIDAS/Civil 弯矩—曲率曲线评价截面性能第45-48页
   ·本构模型选择第48-50页
     ·混凝土本构模型第48-49页
     ·钢筋本构模型第49-50页
   ·桥墩损伤指标的计算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第54-86页
   ·概述第54页
   ·简化后梁式桥的有限元模拟第54-58页
     ·模型综述第54-55页
     ·墩柱纤维模型概述第55-58页
   ·理论易损性曲线的建立第58-65页
     ·时程分析过程和结果第58-62页
     ·线性回归分析第62-63页
     ·建立理论易损性曲线第63-65页
   ·上部结构质量变化对易损性曲线的影响第65-74页
     ·改变上部结构质量后关于损伤指标的计算第65-66页
     ·时程分析结果及线性回归分析第66-71页
     ·上部结构质量变化对易损性曲线的影响第71-74页
   ·墩柱截面配筋率变化对易损性曲线的影响第74-84页
     ·改变墩柱截面配筋率后关于损伤指标的计算第74-75页
     ·时程分析结果及线性回归分析第75-80页
     ·墩柱截面配筋率变化对易损性曲线的影响第80-84页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本文结论第86页
   ·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致谢第92-94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肥某地铁站深基坑桩锚联合支护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
下一篇:盾构掘进过程中换刀对周围土体的稳定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