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7-8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8-9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9-11页 |
第二章 服务器理论与技术 | 第11-21页 |
·即时通信系统体系结构 | 第11-14页 |
·集中式结构 | 第11-12页 |
·分布式结构 | 第12-13页 |
·分布式集群结构 | 第13-14页 |
·服务器性能指标 | 第14页 |
·高效的网络 I/O 模型 | 第14-18页 |
·同步阻塞 I/O 模型 | 第15页 |
·同步非阻塞 I/O 模型 | 第15-16页 |
·I/O 复用模型 | 第16-17页 |
·异步非阻塞 I/O 模型 | 第17-18页 |
·服务器开发的关键技术 | 第18-21页 |
·缓存机制 | 第18页 |
·内存池技术 | 第18-19页 |
·线程池技术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相关协议及标准的研究 | 第21-27页 |
·Protocol Buffers 结构化数据标准的研究 | 第21-25页 |
·消息定义格式 | 第21-22页 |
·同 XML 作比较 | 第22-23页 |
·Protobuf 的编码协议 | 第23-25页 |
·MQTT 协议的研究 | 第25-27页 |
第四章 Instlink2 业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 第27-39页 |
·基于 Protobuf 的协议框架设计 | 第27-29页 |
·MsRequest | 第28-29页 |
·MsResponse | 第29页 |
·MiscMessage | 第29页 |
·Instlink2 业务协议的实现 | 第29-39页 |
第五章 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51页 |
·服务器整体架构 | 第39-41页 |
·主业务服务器 | 第41-47页 |
·测试及分析 | 第47-51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1-53页 |
·工作总结 | 第51页 |
·展望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作者在读研期间的成果 | 第57-58页 |